CNML格式】 【 】 【打 印】 
諾貝爾獎揭曉,國人能hold住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5 11:07:11  


  作者:李兆清 江蘇南通 職員

  10月3日起,2011屆諾貝爾獎評審結果將陸續揭曉,中國將與本屆諾獎無緣。

  儘管諾貝爾獎是外國人設置的獎項,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諾貝爾獎長久與中國人無緣。儘管有李政道、楊振寧、朱棣文、錢永健、高錕等華人問鼎諾貝爾獎,但中國大陸至今依然難改諾貝爾獎“零”的尷尬。

  或許有人會說,諾貝爾獎評委會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或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到了外國人無法理解的程度,抑或中華文化翻譯成外文喪失了原先的美感,可中國的科技水平沒有“達標”卻是沒法否認的。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成立的新生政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一直走在追趕西方的道路上,當然也包括科學技術。

  在社會科學上,儘管有沈從文、王蒙、莫言、賈平凹等作家曾經離諾貝爾文學家如此之近,甚至是獲得了提名,但正如賈平凹所言,自己的水平只能幹村長,就不去幻想總統的位置了。這是有自知之明的。近現代中國有錢鐘書等學貫中西的大儒,卻鮮有能影響世界的思想家。中國有影響力的思想家還都是古代的,像孔子、老子、孫子等。中國人顯然是躺在先烈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在自然科學上,近現代中國一直在追趕西方。研製導彈、研製“兩彈一星”,中國科學家足夠努力,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研製出了西方花費很長時間才研製出來的東西,但依然改不了落後的命運。

  客觀的講,中國的科學家足夠努力。有聲名顯赫的“雜家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致力於提高雜交水稻的產量,減少人類的饑餓。有默默無聞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剛剛憑借“發現青蒿素—— 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獎”,該獎項獲贊“美國諾貝爾學獎”。屠呦呦的出現,使得今年人們對諾貝爾獎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屠呦呦有望問鼎諾獎,但筆者以為,根據以往慣例,屠呦呦問鼎為時尚早。此外,諾貝爾和平獎,有時變成了西方和平演變的政治工具,像達賴、李登輝、熱比婭、劉曉波之流,都是破壞祖國統一的人士。他們獲獎違背了諾貝爾的本意。

  對於諾貝爾獎,國人能hold住嗎?其實,對於諾獎的態度應該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中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也加大了對作出傑出貢獻科學家的表彰力度,但在理論科學等領域的建樹,想達到諾獎的水平,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只有認清差距、分清差距存在的原因、尋找縮小差距的對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才會有趕超的希望。當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逐步與世界接軌甚至在某些領域領先時,中國獲得諾貝爾獎也就為期不遠了。而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心態也就不會存在了。
 
  面對諾貝爾獎,國人該保持清醒,不能狂妄自大亦不可妄自菲薄,而是尋找差距並求彌補,發展好中國的科學技術,諾貝爾獎早晚會是囊中之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