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中美文化交流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20-10-07 00:01:31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20年9月30日,美國新聞媒體報道,美國國會的兩個委員會發表獨立報告,強調美國必須重新審視對華關係,包括貿易、投資、軍事防務和情報能力。美國共和黨控制的中國工作小組發布的報告聲稱,美國共和黨議員敦促美國在關鍵行業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地方,離開中國,並且呼籲對與中國有關的投資實行更加嚴格的限制。該報告聲稱中國是美國“世世代代的威脅”。這充分表現出美國霸權的焦慮症,同時也充分反映出,中美兩國關係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過去中國一些新聞媒體和評論者分析中美兩國關係的時候,經常把美國華盛頓的政客和美國普通民眾區分開來,認為美國絕大多數民眾對華友好。事實上,美國國會議員都來自於普通民眾,美國國會議員選舉產生,因此美國國會議員對待中國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普通民眾對待中國的態度。美國國務卿向中國人民表示友好,試圖把中國人民和中國的領導階層區分開來,這樣做徒勞無益。美國對華政策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不容回避的最深層次的矛盾。

  美國對華政策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後果,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長期處於世界霸權地位,不允許任何國家挑戰美國的霸權利益。中國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格局。中國工業化發展削弱了美國在工業領域國際競爭能力,中國在文化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讓美國意識到自己在科技創新領域有可能會被中國超越。正因為如此,美國社會普遍感到憂慮,多數美國民眾擔心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取而代之,成為美國最大的也是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正因為如此,美國政府和美國國會制定的一系列對華方針政策,在美國國內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麼,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中國面對美國的焦慮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攻擊,除了積極應對之外沒有其他選擇。中國既不能回到過去,變成一個世界加工廠,中國也不可能成為美國的附庸,委曲求全,苟延殘喘。中國必須制定中美兩國和平相處的戰略方針政策。

  首先,中國必須充分意識到,中美兩國歷史性分歧不可避免。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整體實力趕上並且超過美國指日可待。中國不能只有大國的能力,可是卻沒有大國心態。中國必須改變傳統的思維定勢,以更加積極樂觀態度,看待正在發生的一切。

  美國對中國採取的一系列戰略,在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美國對待英國、日本、蘇聯的戰略,幾乎全部都用來對付中國。正因為如此,中國應當從歷史教訓中學習與美國和平共處的經驗。

  當年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體。英國對美國實施全面的技術封鎖,無論是在紡織機械領域,還是在電信領域,英國對美國採取全面地遏制政策。然而,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最終趕上並且超過英國。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在半導體產業領域傲視全球,日本出口美國的半導體產品,讓美國感到恐懼,美國對日本出口美國的半導體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並且扶持韓國半導體產業,最終導致韓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半導體生產大國。美國對待蘇聯的做法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當年美蘇兩國爭奪世界霸權地位,美國充分利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軍事組織,在蘇聯周邊地區搞軍備競賽。美國總統里根提出星球大戰計劃,迫使蘇聯將大量資源用於太空軍事建設,結果導致蘇聯的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蘇聯經濟危機四伏。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似乎找到了戰略的制高點,在國際社會建立遏制蘇聯的軍事同盟,並且在世界各地培訓武裝組織,投放到阿富汗山村,對蘇聯軍隊發起游擊戰爭。基地組織,曾經是當年美國為了對付蘇聯駐阿富汗軍隊培訓的恐怖組織。美國為了搞垮蘇聯,無所不用其極。不過現在看來,蘇聯之所以垮台,除了與美國對抗之外,自身發展方向出現嚴重問題才是根本原因。如果蘇聯能站穩腳跟,集中精力改善蘇聯人民的生活,不斷滿足蘇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並且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調整蘇聯的經濟結構,徹底鏟除腐敗,那麼,蘇聯共產黨不會遭到解散,蘇聯不會分崩離析。

  美國對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戰略都用來對付中國。中國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如果中國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或者對美國的進攻戰略缺乏清醒認識,那麼,有可能會出現機會主義和盲動思想,在處理與美國關係方面缺乏打持久戰的準備。

  美國對待中國絕對不會心慈手軟。美國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摧毀中國。中國對此必須有充分的精神準備。如果中國不能埋頭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來對付美國,那麼,中國早晚會崩潰。歷史經驗教訓值得注意,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中國必須始終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牢牢地把握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主動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泰山壓頂,巋然不動。

  其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資本主義世界有精辟的論述,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將世界瓜分完畢。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發展,客觀上改變了世界格局,改變世界的產業體系。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世界的產業鏈。中國科技的發展,使得美國科技企業無法在世界市場獲取壟斷利潤。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建設信息高速公路,改變了世界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美國的競爭力。美國信用經濟是建立在網絡經濟基礎之上,而網絡經濟的發展,使得美國從傳統的製造業大國,變成了新興科技大國。美國的微軟公司、英特爾公司、高通公司等一大批軟件和硬件生產企業,以及美國亞馬遜公司等網絡應用企業使得美國在網絡經濟時代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可是,當網絡經濟進入數字經濟,傳統的固定網絡進入移動互聯網絡時代,美國越來越感覺到,中國的競爭能力不容小覷。中國不僅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第五代移動網絡應用方面有可能會後來居上。美國國防部長在一份公開報告中,對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的廣泛應用前景作出精彩描述,他認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將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將改變未來的軍事發展方向,因此,美國必須竭盡全力,阻止中國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領域取得優勢地位。美國之所以在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領域,對中國發起全面阻擊,並且對中國的網絡應用企業包括娛樂企業實施嚴厲的制裁措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的網絡經濟,阻止中國建設數字經濟體系,防止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走在美國的前面。

  世界市場格局變化,迫使西方國家放棄傳統的市場份額,西方科技企業在網絡經濟時代的壟斷利潤一去不複返。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為了重新獲取壟斷利潤,美國聯邦政府一定會採取措施遏制中國的發展。中國發展本身,對美國構成威脅,這是個客觀事實,不會因為中國韜光養晦而發生改變。

  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中國是一個國際科技市場的挑戰者,中國在許多領域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但是,中國正全力以赴,追趕世界先進科技文明。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一定會對中國採取制裁措施,中國在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突破中國科技創新的“臘子口”,必要的時候召開中國的“遵義會議”,調整中國的發展方向,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

  第三,美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客觀上導致美國中產階級的焦慮感進一步深化。美國國內的極右分子,一定會利用美國國內的矛盾,挑起事端,惡化中美兩國關係。美國總統特朗普之所以在處理對華問題上咄咄逼人,目的就是要取悅於美國國內的極右翼勢力。美國國務卿上竄下跳,在國際社會建立聯合抵制中國的戰略同盟,其目的就是要讓西方國家意識到,西方世界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中國問題,正是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讓西方國家面臨困境。這種霸權心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美國國會議員來自於美國各個階層,他們充分了解美國普通選民的真實想法。美國國會議員之所以提出一個又一個反對中國的法案,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樣的立法可以取悅於自己轄區內的選民。如果對美國國內的政治結構和政治形勢缺乏準確的判斷,認為美國華盛頓一部分政客對華採取不友好的政策,那麼,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就會疏忽大意,就會把矛頭對准華盛頓的政客而忽視了美國華盛頓政客制定對華政策的群眾基礎。

  當前中美兩國的主要矛盾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改變世界格局特別是國際市場秩序,而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千方百計地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美國政客充分利用中國的快速發展,不斷地宣揚中國威脅論,試圖採用一切手段,促使中國分崩離析。中國必須充分了解美國的戰略企圖,並且針對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變化情況,採取措施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首先,中國必須加強中美兩國文化交流,讓更多美國民眾意識到,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發展,中國的發展將會給美國帶來機會而不是挑戰。中國應當敞開大門,加強與美國的文化交流,因為這是改變中美兩國關係唯一正確的方法。中國應當海納百川,歡迎美國普通民眾到中國訪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中美兩國從相互對抗轉向互相合作,才能使中美兩國相互懷疑轉為相互信任。

  很顯然,美國國務卿和美國其他政客們不願意看到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美國決定關閉“孔子學院”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美國國務院之所以宣布關閉中國駐美國休斯敦總領事館,同樣是為了破壞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美國國務院阻止中國外交官與美國民眾接觸,實際上是防止美國普通民眾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中國的真實意圖。中國除了採取對應措施,對美國外交官實施相應的管制措施之外,還應該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強化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如果中美兩國的高等院校、中美兩國的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廣泛而又深刻的交流,那麼,美國華盛頓政客所精心編造的謊言不攻自破。

  其次,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商業利益美國企業一定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雖然美國總統和美國國務卿反覆強調中美兩國“脫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美國在華企業並沒有減少投資,相反地,一些大型美國企業仍然增加對中國的投資。這充分說明,資本主義社會,投資者具有話語權。華盛頓政客作為資本人格化表現,必須服從資本擁有者的利益訴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目的是為了迫使中國屈服。如果中國沒有屈服,而美國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那麼,美國企業一定會採取行動,敦促美國政府改變對華經貿政策。事實上,已經有2300家美國企業向美國法院起訴,要求改變美國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補償美國聯邦政府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給美國企業造成損失。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在美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如果違背了投資者的利益,那麼,美國聯邦政府的對華政策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中國應當積極加強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打破美國聯邦政府對中國實施的封鎖。重大疫情發生之後,美國許多企業主動向中國企業提供訂單,希望中國企業向他們出口醫療用品。這說明中國作為製造大國,比較優勢明顯。只要中國企業在控制風險前提下加強與美國企業的合作,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一定會影響美國普通民眾對中國的看法,在未來的選舉中,他們一定會以自己手中的選票,改變美國華盛頓政客對華態度。

  第三,中國國內問題正不斷地外在化。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多次發生重大變革。每一次歷史性的變革,都會導致一些既得利益者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是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那些在改革中失去既得利益或者固有地位的所謂精英分子出走海外,而美國成為他們的大本營。這些在中國被邊緣化的知識分子,在美國不遺餘力地醜化中國。美國華盛頓的政客們把這些人作為政治籌碼,不斷地向中國施加壓力。無論是美國國務卿的政治顧問,還是美國白宮一些極右翼政客,他們對中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時代,不了解正在發展變化中的中國。中國應當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向美國普通選民宣傳中國發展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應該與美國普通民眾坦誠相見,承認中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普通民眾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而不是一個被“漫畫”的中國。

  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承認自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社會發展中還有許多問題。中國正不斷提高自己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但是不可否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團隊,中國存在許多問題。中國之所以建立專門的紀檢監察機構,採取措施懲治腐敗,目的就是要取信於民,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反腐敗必須敞開大門,時刻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並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反腐敗鬥爭中,不斷地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

  中國在制度建設方面仍然面臨許多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缺乏國際交流的經驗,在學術和思想領域存在著盲目崇洋媚外現象,中國學術界沒有真正形成中國自己的理論思想體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長期執政導致執政黨內部出現了嚴重的惰性,形成許許多多既得利益集團,在一些地區和單位甚至出現了類似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犯罪團夥。中國之所以打擊黑勢力,徹底鏟除惡勢力,就是要樹立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氣,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秩序。這是一個極其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要想改變長期執政所積累的問題,既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同時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中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人類文明發展的嶄新道路。

  中國願意與美國分享中國的經驗,在改革中建設一個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美麗中國。美國為了遏制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的勢頭,對中國留學生採取限制性措施,這說明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國正積極吸引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國在文化交流方面多少有些用力過猛。中國要想吸引各國的留學生,一方面必須建立中國理論體系,形成中國學派。如果仍然把西方國家的思想理論封為圭臬,動輒以西方國家的理論體系解釋中國改革開放政策,那麼,中國充其量只不過是西方國家理論的“二道販子”,其他國家的優秀青年可以直接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留學,絕對不會到中國深造。中國高等院校必須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真正的理論和實踐吸引世界各國的留學生。當務之急是要徹底改變我國的留學生政策,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同時,加快高等院校結構性改革,著力培養能夠解釋中國歷史文化和改革經驗的理論工作者,從而使中國學派具有說服力和解釋力,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