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中美建立競爭合作關係為何可能
http://www.CRNTT.com   2020-12-16 00:01:24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清華大學戰略安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發表觀點,認為中美之間建立一個競爭合作關係是可能的。這位著名學者認為,中美兩國競爭中,美國維護的是全球領導地位,而中國維護的是發展權,這兩個東西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中國一定要認清自己的目標,堅守自己的目標。戰略上說,就是要有管理目標的能力。中美兩國應當鬥智鬥勇,中美兩國之間不能“鬥狠”。這是非常有見地的觀點。

  中國終極目標是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國不謀求國際霸權,當然也不會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但是,美國始終不承認中國擁有發展權,無論是在氣候問題上還是在經貿問題上,美國對中國實施全面遏制政策,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威脅要對中國發動“全政府”戰爭。

  當美國認識到,自己無法隨心所欲“利用”中國的時候,美國一定會“排斥”中國。正是美國這種“利用—排斥”政策,使得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磕磕絆絆。中國必須找到突破口,爭取中美兩國建立“競爭—合作”關係。

  這位學者認為,中美兩國間的競爭合作關係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中美兩國聯繫很多,中美兩國關係不同於美蘇關係;第二,在全球化大趨勢下,高科技全球化帶來的趨勢是,讓世界聯繫變得更加緊密。基於上述判斷,這位學者認為,中國不僅要對中美戰略競爭做長期準備,而且“要恢復務實外交,以解決中美之間新的結構性問題”。

  這位學者的觀點,代表了我國學術界許多學者的真實想法。中美兩國之間衝突不可避免,但是,中美兩國合作可能性依然存在。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使中美兩國關係回到正軌,應當成為中國外交的正確方向。

  但必須指出的是,中美兩國關係發展不僅僅取決於中國的良好願望,也不僅僅取決於中國的實際努力,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還取決於美國的戰略決策,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情況。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學術界在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問題上,存在以下共識:第一,美國民主黨總統上台執政,不會大幅度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美國民主黨總統有可能會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調整策略,甚至會聯合西方盟友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中美兩國關係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美國不會與中國建立平等合作關係。

  從美國民主黨總統內閣官員背景來看,美國民主黨總統有可能會在處理對華問題上更加強硬,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向中國施加壓力。

  第二,中國從來不挑戰美國的利益,但是,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美國的威脅。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原因就在於,利用“科技紅利”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獲得大量的利潤。中國在移動終端設備生產方面,每年向美國支付高達數百億美元專利許可使用。美國之所以敢於對中國實施制裁,就是因為美國掌握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和壟斷權,離開美國建立的全球金融資訊和支付系統,中國許多企業寸步難行。不管美國政府制定對華政策尋找怎樣的借口,其終極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因此,中美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

  筆者認為,競爭是一個中性的概念。競爭可以是公平競爭、正當競爭,也可以是不正當競爭和惡性競爭。中國希望中美兩國公平競爭,在國際規則框架內實現良性競爭。而美國根本不願意和中國公平競爭。換句話說,美國希望把中國排除在國際秩序之外。美國國內充斥著允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巨大錯誤的論調,美國國內許多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只有在中國羽翼未豐情況下,對中國痛下殺手,才能排除障礙,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

  所以,當前解決中美兩國關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是討論“競爭—合作”關係問題,而是如何要把中美兩國“利用—排斥”關係改變為“競爭—合作”關係。

  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根本不是競爭,而是拒絕競爭。美國對中國實施技術制裁措施,根本不是合作,而是要徹底斷絕中美兩國合作的途徑。美國對中國發動金融戰爭,目的當然更不是為了發展中美兩國關係,而是要讓中國成為“世界孤兒”。

  對於美國的所作所為,中國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只是一廂情願,認為中美兩國關係已經回到“競爭—合作”的軌道,那麼,制定外交政策的時候,有可能會作出錯誤判斷。

  中國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讓美國朝野認清形勢,促使中美兩國關係早日回到“競爭—合作”的軌道,因為只有這樣,中美兩國才有可能在國際規則框架內,建立新型大國關係。

  首先,中國必須以強硬的立場,使美國朝野充分意識到,如果對中國發動戰爭,美國得不償失。只有讓美國清楚地知道,中國是堅硬的花崗岩,而不是雞蛋,美國政府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才會有所收斂。

  當今美國朝野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恣意妄為,已經超出了文明社會的基本規則。如果這種現象持續下去,那麼,中美兩國隨時都會爆發戰爭。只有採取強硬的立場,讓美國國會議員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有所忌憚,中美兩國關係才不會徹底失控。假如美國國會議員在美國國會不斷提出制裁中國的法案,而這些法案在美國朝野得到廣泛支持,那麼,要想改善中美兩國關係,幾乎是天方夜譚。

  其次,中美兩國必須建立利益交換關係。這種利益交換關係是在雙邊和多邊關係基礎之上形成的特殊“利用關係”。

  比如,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兩國可以借助於《巴黎氣候協定》開展合作。在處理地區熱點問題上,中美兩國可以通過多邊談判,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當初克林頓提出召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實際上就是希望在亞太地區建立一種會晤機制,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中國毫不猶豫地加入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且充分利用會晤機制表達中國的立場。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國希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幫助美國擺脫困境,提出建立20國領導人會晤機制,中國欣然加入,並且充分利用這個重要的多邊會晤機制,表達中國政府的立場。

  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願意在雙邊和多邊機制框架內,充分交換意見,表達中國的關切,建立暢通的渠道,避免出現重大危機。中國願意通過利益交換的方式,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第三,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提出人類的命運共同體的構想。這一偉大構想已經寫進聯合國有關文件。這充分說明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但是,中國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必須循序漸進,盡可能地尋找中美兩國關係轉換契合點,把中美兩國關係定位為利益交換關係,爭取中美兩國成為利益共同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引導中美兩國關係朝著“競爭—合作”方向發展。

  中國應當制定宏偉的戰略目標,但是,必須具有可行的策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戰略目標。短期內,中國將消化大量美元外匯。購買美國農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解決美國農民的實際困難,改善中美兩國民間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中國的糧食儲備,維護中國的糧食安全。中美兩國在經貿關係方面還有很大合作空間,只要中美雙方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開展經貿合作,中美兩國關係就會逐步得到改善。

  第四,大國競爭從根本上來說是國家實力競爭。當年美國和蘇聯之所以出現冷戰,是因為雙方都有摧毀對方的能力,因此,不敢貿然出手。中美關係與美蘇關係完全不同,中美兩國經濟具有互補性,因此,具有合作的基礎。美國之所以不斷挑釁,在中國南海、台灣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是因為中美兩國在軍事實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美國不敢在中國的家門口尋釁滋事,那麼,中美兩國關係必然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當年朝鮮戰爭,讓美國見識了中國的軍事能力,因此,在越南戰爭中,美國不敢貿然進入北部越南地區。如今冷戰期間的許多決策者早已化為灰燼,而美國的戰略決策者,缺乏歷史縱深感和外交經驗,美國國會一些議員之所以在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問題上不斷製造事端,就是因為不了解中國的軍事實力。如果他們意識到,中美兩國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同樣會遭受失敗,他們就不敢肆無忌憚挑起衝突,給中美關係發展製造麻煩。如何讓美國充分意識到,中國是一個軍事強國,這是中國軍事戰略家和最高決策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