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印度農業的新近改革為何無法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21-12-01 00:02:00


 
  對印度中央政府而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其中包括農產品的市場化。通過改革提高農業的競爭力,讓印度生產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賣一個好價錢,這是印度中央政府追求的目標。可是,印度特殊的農業生產關係決定了,如果實現市場化改革,那些擁有土地的地主,將不得不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過去印度政府實施的農業政策,有利於保護土地私有制,印度政府的農業和糧食補貼法律,有利於地主獲得相對穩定預期收入。這是印度土地所有者發動聲勢浩大集會遊行示威抗議活動,要求印度中央政府收回成命,繼續對農業實施補貼的根本原因。假如不改革印度的農業生產關係,大幅度提高印度農業生產力,要想解決印度農業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複雜矛盾,是完全不可能的。

  發生在印度的悲劇,讓人們充分意識到,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發展的過程中,解決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至關重要。

  早在上個世紀,中國就已經意識到,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對於中國社會現代化具有先導性作用,因此,中國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基礎之上,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且通過土地的規模化經營,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大幅度提高農民的收入,改造農村社會,從而使廣袤的農村地區居民真正融入現代社會。

  現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中國政府一方面通過土地的集約化經營,發展家庭農場,培育專業合作社,另一方面,在規模化經營基礎之上,引入工業互聯網技術,發展特色農業。現在我國許多農產品生產地區已經實行自動化土地監測、自動化播種、自動化灌溉、自動化養護、自動化收割。在我國新疆地區,從種到收,完全實現無人操作。

  信息技術和農業機械化,使中國迅速從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農業社會。農業的機械化或者工業化發展,不僅持續不斷地提高生產率,而且源源不斷地向城市提供大量剩餘勞動人口,從而為我國城鎮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可以這樣說,中國已經初步解決了農業問題。依靠雜交水稻等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單位糧食產量,依靠規模化種植,解決糧食供給問題,依靠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中國農業已經走出了歷史的窠臼,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反觀印度在農業問題上所面臨的困境,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要想解決農業問題,恐怕還需要若干年時間。如果不能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徹底改革農業生產關係,將農民解放出來,要想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印度中央政府來說,面對一個幾乎一盤散沙國家,只能走兩步退一步,在農業改革泥潭中緩慢前行。印度中央政府放棄農業改革計劃,廢除已經生效的法律,下一步可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印度工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方面。不能排除印度中央政府為了轉移視線,挑起事端,從而使中國和印度關係持續緊張。但是不管怎樣,中國應當從印度農業改革中吸取教訓,一方面通過改革農村生產關係,解放農民;另一方面,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