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一帶一路 中國國際治理能力大幅提高
http://www.CRNTT.com   2023-10-18 00:04:17


新華社圖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一帶一路的提出,充分反映出中國國際治理能力,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誠意。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分別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得到了相關國家的積極響應。2013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將一帶一路確立為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的提出,充分反映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時也充分說明,中國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高度重視國際政治經濟環境。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純粹的地理概念,而是一個全球治理的偉大構想。一帶一路提出的初期,著眼於亞歐大陸經濟一體化發展,通過加強亞歐大陸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貿易相互融通,人員交流往來,促進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們紛紛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利用國際分工,實現經濟復甦增長。

  其一,這不是地緣政治觀念,而是一個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公共產品。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所謂“馬歇爾計劃”,不具有地緣政治色彩,而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之上,加強各國的經濟安全合作,促進各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風險共擔。

  其二,這不是中國提升話語權的工具,而是一個多邊合作的重要框架。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計劃相銜接,不僅為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合作的機會,而且為世界各國擺脫發展困境,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提供瞭解決方案。中國使用人民幣向巴西、阿根廷提供貸款,不僅緩解了拉丁美洲國家的困難,而且更主要的是,為這些國家擺脫對國際金融機構的嚴重依賴提供了可能性。儘管拉丁美洲國家政治局勢持續動蕩,但是,隨著經濟的復甦增長,相信拉丁美洲國家會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實現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一些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殖民主義,目的就是要排斥西方國家的存在,在非洲、拉丁美洲實行新的殖民主義。這種說法,不僅充分折射出西方殖民主義的陰魂不散。再譬如,一些西方政客反復渲染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不僅會讓發展中國家背上債務的包袱,而且更主要的是,有可能會顛覆發展中國家的政權。這種以西方國家的邏輯思維方式和做法,衡量中國一帶一路實際效果的意識形態偏見,充分反映出在西方國家政客心目中冷戰思維根深蒂固。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發展中國家擺脫困境,走上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強調“要想富先修路”。這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必由之路。中國在一帶一路投入巨額資金,幫助相關國家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修建高速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為這些國家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合理流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不可否認,發展中國家財政能力有限,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可能會在短期內增加他們的債務負擔。老撾通往雲南昆明的鐵路通車之後,沿線經濟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泰國、柬埔寨等一些國家意識到,衹有加快中南半島鐵路互聯互通的步伐,才能確保各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因此,他們強烈建議中國幫助修建鐵路系統。越南作為中國的近鄰,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越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不存在技術難題,資金困難也可以克服,關鍵就在於,必須擺脫錯誤的思維定勢,以真誠的態度,處理合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只要越南表現出足夠的誠意,那麼,中越兩國在鐵路建設領域的合作,一定會結出碩果。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不可避免地會改變地緣政治格局,給相關國家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

  隨著人員流動規模加大,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可能會死灰復燃。中國對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方面,中國倡議設立“上海合作組織”,加強與中亞國家的安全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另一方面,中國充分意識到,經濟合作必須建立在安全基礎之上。近些年來,中國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濟合作的同時,積極尋求安全合作的各種方式。中國不僅加大與東南亞國家軍事演習的力度,通過舉行聯合演習,促進軍事交流,震懾恐怖分子、分裂分子和極端分子,而且積極參加多邊安全論壇,共同探討地區安全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中國充分意識到,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可能一帆風順。一些國家肯定會利用自己的地緣政治優勢,向相關國家施加壓力。意大利政府在一帶一路合作問題上之所以搖擺不定,是因為他們尚未充分意識到,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在西方發達國家集團的影響下,意大利尚未找到戰略平衡點。西方國家的企業界希望在東西方合作中,獲取更多的利益,可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缺乏信心。

  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出於地緣政治戰略考慮,粗暴干涉中國的內政,從而導致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立陶宛作為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完全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但是,由於立陶宛執政者政治掛帥,不斷挑戰中國的國家利益,從而使兩國經貿合作面臨極大的困難,立陶宛政府因自己愚蠢的地緣政治戰略和粗暴的外交政策導致經濟增長緩慢。雖然歐洲聯盟強調將繼續向立陶宛提供支持,德國決定向立陶宛派出軍隊,加強防務建設,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失去中國這個重要的貿易夥伴,立陶宛乃至其他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將會遭受重大損失。

  加快一帶一路建設速度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包括政治上的糾紛。這是中國對外開放必須面對的現實,也是完善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的重大契機。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打開大門,出現大量意識形態紛爭,各種政治思潮以及精神上的污染,使得中國曾經一度出現混亂。中國執政者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很短的時間裡,糾正錯誤,把握方向,確保中國改革開放真正造福於全體中國人民。

  該倡議的貫徹落實,是中國的第二次改革開放。同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包括意識形態挑戰。西方霸權國家不甘心自己在經濟科技領域衰敗,他們一定會通過各種手段,破壞中國一帶一路合作。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一定會借助於一帶一路推廣進入中國,不可避免地會影響中國一代青年。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必然結果,也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面對的複雜嚴峻考驗。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