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氏和平協議”與未來兩岸政治關係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1 00:29:28  


“兩岸不武制度化”是“馬氏和平協議”的核心內容
  中評社╱題:“馬氏和平協議”與未來兩岸政治關係走向 作者:徐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演講時提出,“未來4年,我們有責任鞏固制度化協商,以及兩岸協議獲致的成果,進一步將兩岸不武制度化,打造不可逆轉的兩岸和平局勢”。賴幸媛的表態,揭示出馬英九第二任期所追求的“歷史評價”的主要內容。

  •從“馬氏和平協議”本身內容來看,它並不是為兩岸敵對狀態的終止畫句號,而是給兩岸現狀搭建一個機制化的維持平台。

  •大陸必須繼續釋放善意,拉近兩岸民眾的情感,目前低位階的政治商談和協議(而為防止低階兩岸現狀的固定化,大陸可以以“共識”而非“協議”的形式達成)應該是能夠鞏固雙方情感、互信的一個途徑,也是可以接受的。

  •假以時日,島內民意情況應該有明顯改觀。這個過程將有利於漸進推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轉向“兩岸同屬一中”的“共同體”觀念。這些對堅持“中華民國一中憲法”的國民黨長期執政有利,也對促進民進黨路線的根本轉型有利。

  •隨著對台灣民眾歷史經歷的不斷瞭解、心理心態的深入體悟、島內政治生態的嚴肅認知,以及整體兩岸關係的戰略思考,才能選擇並堅定地走上一條維護中國統一的最為艱難但又最符合兩岸人民福祉與利益的道路。大陸政府和人民對這條路的選擇,不僅體現著對台灣的深厚情感,體現了對台灣同胞利益福祉的深層關切,其本身就體現著逐步解決“中華民國”問題的民主政治素養。

  •馬當局未來4年希望達成的“兩岸不武制度化”,就應該關切到大陸的民意訴求,即大陸的“武”從反“獨”而來,沒有“獨”就談不到“武”;要將“不武”制度化,就要先排除“獨”這個“武”的根源。

  2012年2月7日,“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演講時提出,“未來4年,我們有責任鞏固制度化協商,以及兩岸協議獲致的成果,進一步將兩岸不武制度化,打造不可逆轉的兩岸和平局勢”(《賴幸媛:未來4年將兩岸不武制度化》,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2月8日)。此話實際上是選舉期間馬當局提出的“馬氏和平協定”的翻版。

  “兩岸不武制度化”是“馬氏和平協議”的核心內容

  2011年10月17日,馬英九在選戰激烈的階段,拋出兩岸簽署“和平協定”的議題。隨後幾天,在綠營的攻擊下,馬連續明示內容並進行具體闡釋。歸納台灣媒體透露出的訊息,剔除“公投”等明顯是選舉性的策略舉動,回歸馬的政策基本面,可以看到其主要思路:

  第一,從馬一貫的立場、理念、政策思路上看,“馬氏和平協議”不過是再次揭示了其任內的自我期許和政策定位。

  馬英九早就說,“執政8年的目的在定型,順著軌道往前走”(2009年6月16日台“中央社”專訪),因此,他要力爭8年任期,並利用這8年打好基礎,鋪好軌道,讓後來的執政者,無論黨派、理念,都能在這條軌道上行駛,並難以發生重大偏離。3年多來,他以柔性方式完成了兩岸從“衝撞”到和平的過渡,在兩岸和平的狀態下,初步奠定了“提升台灣競爭力”、“彰顯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島內外環境,並使上述目標初見成果。簽訂將這樣的和平現狀制度化的“和平協議”,既是對這一成果的鞏固,更是其政策軌道鋪就的標誌,也可視為他完成任內目標,達成自我定位的圓滿句號。賴幸媛上述表態,則進一步揭示出馬英九第二任期所追求的“歷史評價”的主要內容。

  第二,拋出“和平協議”並非突然的單純的選舉之舉,而是基於馬政府對兩岸關係現狀的形勢判斷。

  首先,當時馬當局對未來民進黨一旦執政後,兩岸關係能否維持當下的和平局面有相當大的憂慮。“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新聞局”長楊永明在會見海外僑胞時,明顯表露出“明年大選再變天,可能使目前卓有成效的兩岸政策「出軌”或“斷軌”的憂慮。楊永明明確指出,他的這種憂慮“並非擔心政黨輪替,而是擔心兩岸關係突變,對台灣政經各方面的重大衝擊”;賴幸媛則表示,“兩岸關係過去三年朝制度化大邁步,但目前還沒有逾越‘無法走回頭路’的轉捩點”(《馬:兩岸和解制度化最符合利益》,台《聯合報》2011年7月12日)。馬英九表示,“要把雙方目前已簽訂的15項協議及建立的關係逐步制度化,形成制度之後若要再翻轉,將會付出很大代價,凡是負責任的政府都不會這樣做”(《美贊國民黨政策馬:審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台《中央日報》2011年7月13日)。

  其次,馬當局也要預防中美關係中的積極面對台灣的不利影響。因此,馬無論是在2011年5月與美國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的視訊會議,以及6、7月接見加、美等國訪客,還是在8月內部“國安局”年度情報匯報會上,都提出了“兩岸關係制度化”是“台灣安全三道防線”中至為重要的“第一條防線”的說法,已經為其拋出“和平協議”做了鋪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