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應以清明節為中華感恩節 需要國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3 23:59:58  


 
   1984年北京市定的“全民義務植樹日”即在清明節前後。定的時候清明尚無假日,所以放在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從2008年起清明已有假日,很現成的可以把植樹節、環保節落戶在清明節,何樂而不為?當人們發現,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種子,幾度春秋後,鬱鬱葱葱的滿目綠意彌漫過來時,會感到生命之樹長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我們應當由“插柳留春”、“植樹擴春”,發展為“環保護春”。清潔空氣、節能減排、消除污染、大力發展綠色產業,讓我們的生態環境真正“清潔而明亮”。那時我們過的天天都是“清明”節。

  設立中華重要人倫節日

  死後厚祭不如生前敬養。中華文化重人倫情義。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政治是社會生活的主旋律,政治化的國家倫理規範獨尊,百姓日用倫常不被關注,甚至被衝擊。進入新時期後,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兩大領域建設,到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加上一個“家庭倫理道德”(後改稱“家庭美德”)建設,到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又加上一個“個人品德”建設。至此已注意到道德的四大領域。與此相應,引導人們自覺履行的除“法定義務、社會責任”之外還有“家庭責任”,並說要“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至此可以說已注意到百姓日用倫常。而我們的傳統美德本來就深深扎根於百姓日用倫常之中。我們的新道德建設應當繼承傳統美德的這一優良傳統,彌補過去幾十年的缺失,下大力氣建設百姓日用倫常規範。

  在中國倫理思想體系中,人倫關係占有重要位置。先秦原始儒家講的“五倫”,有的(如君臣)已不適於今,現代最重要的三大人倫關係應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師生關係。我們現代的三大人倫關係應當是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互惠互動的、雙向的人倫義務:親慈子孝、夫妻情愛、師生恩義。人們的倫理關係和道德行為具有情感化的傾向,人們對人倫規範認同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內化的過程,主要通過陶冶養成。

  節日是人們祈願的生活狀態,具有豐富的理想因素和情感因素,具有提升精神的作用。節日是好載體,它有幾大優勢:首先是廣泛性,群體性參與,覆蓋面廣;其次是周期性,每年周而複始,不斷重複強調,入心至深;再次是歡娛性,寓理於樂,而且有豐富的感情色彩,以情動人。即使從文化普及和教育推廣來說,節日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我們的人倫規範建設,怎麼能不重視這麼好的載體?怎麼能不建立中華自己的重要人倫節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