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蒙撰文析莫言獲諾獎 提十八條觀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07:57:40  


王蒙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2012年,莫言獲得了內外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出現了各種說法。現以此為典型案例,作分析如下:
 
  第一,諾貝爾文學獎是當代影響最大的一個世界性的獎,它有相當長久的歷史,有北歐的大致上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形態背景,有一批年老的,相當認真地從事著評獎事業的專家,有相當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同時也因其不足與缺陷而不斷受到質疑與批評指責。
 
  第二,它是西方世界的主流文化強勢文化的符號,從事這項評獎工作的個別專家,確實也有自我感覺良好的種種表現,對中國的文學常意在指點。中國的一些人士,則對之又愛又恨,又羨又疑,又想靠近又怕上當,既想沾光貼金擴大影響,又怕被吃掉被融化演變吃虧。有些寫作人,像小蜜蜂一樣地圍著被視為權威的評獎人士飛舞 (語出香港作家黃維梁教授),希望通過此獎的認可來為自身加分求證添利。它反映了第三世界、正在迅速崛起、和平崛起的我國,在文化上還缺少足夠的清醒的自覺與自信,對外部事務的知曉也還有待推進。我們可以通過莫言獲獎這一好事,總結提高以非強勢非世界主流的古老獨特文化、面對強勢主流文化時的各種經歷與經驗教訓,我們應該逐步樹立不卑不亢、實事求是、明朗陽光、該推則推、該就則就的敢於正視、敢於交鋒、敢於合作、敢於共享的通情達理、尊嚴、自信、坦然的態度。
 
  第三,我們現在很提倡中華文化的 “走出去”,一出國門,就會碰到同樣一個非強勢非主流文化面對強勢與主流文化的問題,有時候你不想講意識形態,但西方意識形態的代理人們揪住你的意識形態不放。有時候對方認為他講的是並無意識形態色彩的普適價值或專業學術,但是引起你的意識形態的深恐上當的警覺,尷尬而且躑躅為難。這方面的自覺與自信,應該落實為從容不迫與實事求是,落實為眼界拓寬、心胸擴大、知己知人,追求真理。不必花一大堆錢到處送票然後吹噓自己進了什麼歐美演出大廳;也不必一言不和便斷定對方亡我之心不死。簡單地說,我們要大大方方,徹底超越、摒棄、清除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心態與邏輯。當然,看到那些八國聯軍式的高高在上的對中國的指手畫腳,也令人覺得他們還迷迷糊糊地生活在庚子年間。 

  第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十分個性化、風格化的創造,它的接受、欣賞、評析、傳播也是與受眾個人的個性與風格愛好分不開。詩仙詩聖,唐宋八大家,托爾斯泰與巴爾扎克,普希金與拜倫、雪萊,哪個第一,哪個次之,豈有公認定論?獎勵文學,排名次,是非常困難非常冒險的事情。但是在當今信息化、媒體化、市場化的時代,寂寞的文學與它的主體即作家們,他們中的多數人,其實相當願意得到社會的扶持乃至炒作。與此同時,一些掌握了相當的社會資源的人士,有志於通過評獎推動文學事業,發現尚未被認識的文學天才,向受眾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直至從財務上支持作家並客觀上支持嚴肅的文學出版事業,這是一件好事,是值得歡迎與讚揚的義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