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如何看待中俄戰略協作與戰術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1-03-23 00:02:19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在美國及其西方戰略盟友壓力下,中俄是否會最終走到一起建立軍事同盟?這是西方新聞媒體關心並反覆炒作的議題。

  中國多次明確表示,希望與所有國家保持合作關係。中國不會走戰略結盟的道路。中俄戰略協作與戰術合作是中國的既定方針政策。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建立排他性的軍事同盟。

  早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之時,上海合作組織就已經對外發表聲明,強調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開放性的地區組織,不針對任何國家,不是軍事同盟。上海合作組織接納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上海合作組織是地區組織,因此,對於美國等一些國家提出的要求,因為不符合上海合作組織章程,不予考慮。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針對美國或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組織。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明確,那就是在戰略上相互協作,戰術上互相合作。一方面,中俄在聯合國安理會等多邊場合相互支持,爭取共同發出聲音;另一方面,在雙邊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中俄在病毒疫苗、煤炭、農產品、軍工產品等領域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雖然中俄貿易額與中俄密切關係不相匹配,但是,兩國政府正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拓展合作領域,加深合作的空間,從而使中俄經貿關係上新台階。

  俄羅斯的歷史非常特殊。如果從建國計算,俄羅斯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如果從歷史淵源考證,那麼,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國家。俄羅斯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變化。蘇聯時期,俄羅斯版圖橫跨歐亞大陸。即使今天,俄羅斯仍然是一個歐亞大陸國家。

  俄羅斯絕大多數民眾希望成為歐洲組成部分。可是,歐洲聯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不得不掉頭向東,加強與東亞國家的合作關係。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中國和俄羅斯在經貿領域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在軍事領域合作空間巨大。中國和俄羅斯將在月球建設科研站,將會在深空探測領域開展廣泛合作。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是朋友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之上的戰略協作關係。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對中俄關係發展前景感到擔憂。他們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擴張性的國家。歷史上俄羅斯擴張領土,嚴重損害中國利益。他們擔心中國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有可能會導致自身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是,俄羅斯是否會改變對華政策,既取決於俄羅斯自己的地緣政治戰略,同時也取決於中國的國家實力。如果中國有足夠強大的國家實力,那麼,俄羅斯一定會選擇與中國合作,而不是與中國對抗。

  事實上,面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斷擴張,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加強軍事部署,除了在北方四島部署防空性武器之外,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軍事力量大為縮減。這是因為俄羅斯的戰略判斷是,遠東地區沒有任何國家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俄羅斯的主要軍事鬥爭方向是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只有加強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地區的軍事部署,才能確保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俄羅斯的戰略調整,一方面說明中俄關係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說明,在如何對待中國方面,俄羅斯國內基本上達成共識。

  俄羅斯總統是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俄羅斯從來不排斥西方國家,相反地,俄羅斯總統通過一切方式向西方國家釋放明確的信號。俄羅斯總統百忙之中,參加西方國家領導人的婚禮,不斷強化與德國總理的私人友誼。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國家意識到,俄羅斯是一個合作夥伴,而不是一個戰略對手。

  可是,不管俄羅斯總統作出多大的努力,西方國家都不會接納俄羅斯。這是因為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需要一個戰略對手,而俄羅斯則是天然的戰略對手。正是由於俄羅斯的存在,使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得以苟延殘喘,美國可以借助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強化在歐洲地區的軍事存在。

  歐洲國家意識到,與俄羅斯關係惡化,不利於歐洲維護地區安全。歐洲國家必須強化與俄羅斯的合作特別是能源合作。可是,迫於美國的壓力,歐洲國家不得不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關係已經降到歷史最低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強化與中國戰略協作關係絲毫不令人感到奇怪。中國當然了解俄羅斯的戰略處境。隨著俄羅斯周邊地區國家發生顔色革命,政權更迭,親西方的政府一個又一個對俄羅斯發起進攻,俄羅斯政府必須建立自己大後方,強化與中國的戰略協作關係。

  中國願意在睦鄰友好原則基礎之上,與所有周邊國家改善關係。俄羅斯的國家戰略選擇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因此,中國與俄羅斯關係不斷升溫。中國參與俄羅斯能源建設,在北極地區建設天然氣基地,獲得俄羅斯的天然氣,加強與俄羅斯石油合作,修建輸油管道,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石油。中國希望利用俄羅斯的能源,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中國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特別是能源合作,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礎之上的。中國在處理與俄羅斯關係方面,始終堅持“市場歸市場”,“戰略歸戰略”。

  西方國家根本不了解中俄關係的本質,錯誤地把戰略協作與技術合作劃等號。中俄在戰略方面保持協作關係,是因為兩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地區乃至國際事務方面擁有共同的利益,可以相互“對表”。

  中俄在技術上開展合作,是因為兩國經濟具有互補性。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而俄羅斯需要中國的日用消費品。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大量的日用消費品,包括服裝鞋帽和食品,滿足俄羅斯居民的日常需求。中俄這種互利互惠的經貿關係,將會持續下去,不會因為中俄戰略地位發生變化而發生改變,也不會因為國際關係發生變化而有所改變。

  正是因為中俄在戰略上堅持按照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基本原則相互協作,中俄關係才會越來越緊密。正是因為中俄在經濟上堅持市場化運作,嚴格按照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辦事,中俄經濟關係才能不斷發展。

  中俄戰略協作和經濟合作是中俄關係成熟的具體表現。冷戰結束兩國經過一系列磨合之後,兩國領導人終於意識到,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的主權地位至關重要,任何有可能會削弱兩國主權的戰略協議都不可接受,任何有可能會給兩國捍衛國家利益設置障礙的承諾都不可接受,任何有可能會損害兩國人民利益的制度安排都不可接受。

  兩國保持主權地位,對於兩國乃至地區和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只要承認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主權國家,雙方簽訂的條約不會損害兩國的主權利益,那麼,兩國戰略協作就一定能產生強大的震懾效果。

  西方新聞媒體肆意渲染中國在東北地區的軍事部署。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輕描淡寫,明確表示俄羅斯從來不擔心中國在東北地區的軍事部署。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俄戰略協作關係經受住國際社會的嚴峻考驗,不管西方新聞媒體如何挑撥離間,也不管美國和歐洲聯盟國家在中俄關係發展問題上設置怎樣的障礙,都不會影響兩國關係的發展。

  總結中俄合作的經驗,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堅決摒棄意識形態外交思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中俄關係發展有利於地區和世界和平,有利於牽制霸權主義,有利於維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中,多次表達相同立場,這是因為兩個主權國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維護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基本原則,防止大國沙文主義給其他國家帶來嚴重危害。

  第二,經濟上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政治上獨立自主,在地區事務方相互通氣,在國際事務方面相互協作。所謂戰略協作,就是要在處理重大問題上,充分溝通,協調立場,向國際社會傳遞出清晰的信號。中俄經貿關係發展空間巨大,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將會向俄羅斯購買更多的商品,而俄羅斯有可能會借助於中國工程建設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中國和俄羅斯曾經商討建立莫斯科到俄羅斯喀山的高速鐵路,爭取每小時達到400公里。中國已經研製出每小時400公里的高速鐵路列車系統,如果俄羅斯有足夠的財力,中俄很可能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簽訂協議。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