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表新聞公報稱,2019年中國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國際輿論認為,這一成就顯示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取得明顯成效,表明中國創新能力和社會公眾知識產權意識大幅提升。產權組織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各項知識產權資料再創新高,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6.58萬件,比上年增加5.2%。其中中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超過美國成為申請量最多的國家。
PCT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旨在激勵創新和推廣創新成果。通過PCT來申請國際專利已成為涉外企業的首選,因為一份申請可以同時在所有締約方為發明尋求專利保護,簡單而且便利。專利所有權被廣泛視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工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標誌。
1999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僅276件,在短短20年內,中國的申請量便猛增200多倍,這在國際專利史上顯然是前所未有的,這一快速發展當然應歸功於中國政府全力推動創新。近年來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按企業排名,2019年,中國華為公司以4411件已公佈申請連續3年成為企業申請人第一名。排名靠前的中國創新企業還有中興、阿里巴巴和騰訊,顯示出中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在不斷提升。
中國在2017年取代日本成為國際專利申請的第二大國。此後中國只花了兩年時間便超越美國,凸顯出中國在先進技術領域的長足進步。
如今知識產權儼然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核心,但創新不是零和遊戲,全球創新淨增長意味著新技術和應對全球挑戰新方案的出現,這將使所有人受益。
近年來,中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成果量質齊升。中國創新投入的規模和增速已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研發經費支出從2006年的300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9678億元,年均增長17%,世界排名從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研發人員數量穩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建立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與全球8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或區域性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中國花大氣力推進保護知識產權,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中國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對於提示競爭力至關重要,所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為中國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中國政府一直十分重視知識產權在創新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建立知識產權制度、相關基礎設施、法律基礎、關於知識產權的課程體系和專門法院等,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