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28 16:29:27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根源要從保護土壤開始,防治土壤污染,直接關係到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立法正是根本性措施之一。6月22日,中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引發強烈關注——

  人們常將大地比作母親,也正因為其超強的包容性,使得土壤往往會成為多種污染的最終受體。例如,大氣污染物經過沉降最終會落入土壤中,而水體經過流動也會將部分污染物留在土壤之中。因此,土壤污染的狀況十分複雜,不僅有化肥
農藥、固廢垃圾等直接污染,還存在大量的間接污染。

  土壤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中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建立完整的制度體系和管理體系,大多數地區沒有科學系統地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005年至2013年中國首次開展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表明,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清泉說,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土壤作為污染物的最終受體,已受到明顯影響。

  土壤污染不易被發現。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累積性等特點,人們對土壤污染問題的關注比較滯後。因此,中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十分薄弱,尚未建立完整制度體系和管理體系。

  直到近年來,土壤污染問題才漸漸得到重視,相關部門開始在土壤監管、污染治理和修復方面作出努力。2015年,環保部會同財政部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探索建立不同污染類型的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技術體系,並於2016年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開展相關工作。近年來,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在湖南開展水稻產區種植結構調整和修復試點,通過以農藝為主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效果。

  然而,在實踐中,法律的缺位使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無法可依的困局。“目前,中國尚缺乏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門法律,部分措施分散規定在有關環境保護、固體廢物、土地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法律中。”羅清泉說,由於法律的缺失,導致土壤污染防治的標準體系不健全、要求不明確、責任不清晰、監管部門缺少有效的法律依據等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