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白刃戰日軍被這款武器唬住 1人就能殺幾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3 14:52:17


   
  迎刃而上
  
  1940年之前,八路軍的拼刺高手就絲毫不懼與日軍單挑……到抗戰末期,八路軍徹底扭轉形勢,一個十幾歲的新兵就能刺死幾個日軍
  
  鬼子如螞蚱,開始蹦躂得厲害,但秋天總要來的,1940年就是鬼子的秋天,也是抗戰的分水嶺。不少中國老兵都回憶,從這一年開始,日軍逐漸走下坡路,白刃戰也慢慢不行了。此時,日軍在全世界的戰線進一步擴大,見中國戰局趨於穩定,遂將在華老兵轉調到其他戰場,代之以新兵。另一方面,中國軍隊自1938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經過兩年恢復元氣,緩過勁來,訓練水平和戰鬥力穩步提升。一升一降之間,勝利的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
  
  抗戰後期,中國軍隊即使在大規模白刃戰中也不落下風。八年抗戰中,最大規模的白刃戰發生在1943年著名的石牌保衛戰中。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嶺上,突然3個小時聽不到槍聲,這不是雙方“中場休息”,而是在進行慘烈的白刃戰。最後站在戰場上的是中國軍人,陣地前倒下的一具具日軍屍體呈金字塔形,但中國軍人無暇清點戰利品,因為他們很快就要投入下一場戰鬥。60年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重返當年戰場,動情地描寫死於白刃戰的少年:“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著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拼命。如果他們活著,都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橘園裡吸著小口的香茶,悠閑地看著兒孫,溫暖地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壯烈殉國了。”
  
  八路軍做得更好。在1940年之前,八路軍的拼刺高手就絲毫不懼與日軍單挑,往往還能賺幾個,著名拼刺英雄李仕亮就有這樣的經歷。1939年5月在河南滑縣,他第一次將訓練技術運用於實戰,效果不錯。在刺中一個日軍胸部後,他信心大增,兩個回合又解決了第二個鬼子。第三個費點事,雙方刺刀架在一起相持了十幾秒,李仕亮率先變招,用槍托將鬼子的頸動脈血管砸斷……到抗戰末期,八路軍徹底扭轉形勢,一個十幾歲的新兵就能刺死幾個日軍。日軍曾譏笑八路軍“武士的不是,戰術的不懂,素質的不行,戰鬥中的自信沒有”,而今用在鬼子自己身上,倒是更為貼切。
  
  到抗戰後期,日軍在白刃戰中占不到便宜,甚至出現了主動投降的現象。“皇軍”也不顧什麼拼刺時不開槍的規矩了。只可惜,日軍此時已是日薄西山,就是開槍也打不贏。1944年,陳賡所部第386旅與日軍血戰,一個日本軍官在白刃戰時邊逃邊開槍,直到子彈打完,才掄起刺刀頑抗,最後被擊斃。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