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馬拉鬆開始賺錢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8 19:52:45


 
  2014年,國務院46號文件《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強調城市健身圈之後,田徑協會取消了馬拉鬆等跑步賽事的審批,改為注册。這一舉措,不僅簡化了辦賽流程,也降低了舉辦跑步賽事的門檻。

  跑步賽事數量激增,在經濟上效益上有最直接的體現。

  根據《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馬拉鬆賽事運營收入為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收入超過百億元;而2015年,這個數字就達到了300億元。

  正是如此巨大的經濟“誘惑”,讓不少賽事公司投身到跑圈之中。據新華社報道,截止2016年底,在中國獲得認證的馬拉鬆賽事公司已經達到了205家,這個數字是兩三年間的好幾倍。

  而這些賽事公司又大致分成三類,一類是類似東浩蘭生和中奧路跑這樣的國有資本;第二類是騰訊體育和智美體育這樣的民營資本;還有一類則是IMG這樣的國外賽事管理公司。這些公司管理著中國每一年的數百場跑步比賽,但是其中真正能將賽事運營成一個“賺錢”的體育IP,并不是那麼容易。

  以國內的一些標志性馬拉鬆賽事為例,北京馬拉鬆從2013年到2015年每年收入3000萬元左右,2016年廣州馬拉鬆的報名費收入就高達1000萬元左右,而2016年廈門馬拉鬆的收入也在千萬級別,并且帶動城市經濟效益達到3.25億元。

  不過,據原歐迅體育公司副總經理姚振彥透露,這種收入在千萬級別的賽事在國內并不多。而且一場一萬人參加的馬拉鬆賽運營大概需要700萬元到800萬元,這還不包括電視轉播費用,然後除去人力成本,很多賽事其實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