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游戲也能拿學歷”是誤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7 05:09:18


 
  李曉峰的積極不難理解,李愛龍表示,對於新辦的專業而言,師資與教材一開始都會遇到困難,但他們得到了很多職業俱樂部與職業選手的支持,“很多選手甚至願意不要工資來當老師,因為大家都等了很久,把原來自己的遺憾變成推動項目做下去的動力。”

  王熹也是其中的一員,現在從事電競賽事組織工作的他,退役後又找到了歸宿感,“30多歲要當電競老師,不會再有人反對吧?”小時候喜歡電競,王熹受到的反對聲比其他孩子小得多,讓他覺得前路難行的原因更多源於經濟問題,“現在和原來是年入百萬元與年入千元的差別。”

  中國電競近兩年的發展,讓王熹覺得“有點兒快了。”他列出幾個數字表示,在2006年他還活躍在賽場的時候,“一個月工資6000~8000元,現在基本過萬元。好的選手加上賽事獎金和商業活動,一個月10萬元以上收入算正常,直播平台主播也不乏年薪千萬元者。原來靠打職業比賽很難維持生計。”

  而賽事正是職業選手保持高收入的平台。截至2015年,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賽事有4項,各類省市級賽事數十項,加上大量商業公司舉辦的比賽,讓不少戰隊只能擇優參加。這樣高強度和訓練的比賽模式,為電競專業“解決普遍早期電競從業人員無基礎學歷問題”的目標增加了不小難度,李愛龍表示,為了盡量避免走過場拿學歷,針對一些知名戰隊的文化課,學校將會派出老師跟隊教學,回到學校還需完成考試,“發放畢業證,必須具備中專學歷所具備的基礎課程知識,這些都是必修課。”但最終的可行性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時間曾經考驗過李愛龍,推出這項專業,約用了兩年,“輿論壓力比較大,相關部門和社會認可程度比較低,很多人還不了解電競就予以否定。”因為電競缺乏具體定義、數據,項目標准不够明確,李愛龍交涉時遇到不少困難,至今仍有不少問題擺在案頭,“我們想通過面試等方式設立一些‘門檻’,來選擇更合適這個專業的孩子,但中專有免試政策,不容易把控;大學老師通常需要資質,而電競項目前所未有,老師的資質等問題,需要學校幫助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