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誰來養活中國”純屬聳人聽聞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00:01:19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度強調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因為中國是全球糧食頭號消費大國。中國糧食安全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將對全球糧食安全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在《世界觀察》雜誌上發表了“誰來養活中國”一文。作者在文章中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的增加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時伴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中國在2030年糧食供應將比1994年減少20%,中國將面臨巨大的糧食缺口,屆時中國將無法養活自己,世界也養活不了中國。由此向中國也向世界提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此文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各國政府、學者、媒體的廣泛關注。

  為了回應各方關注,向各方說明中國的糧食狀況、闡明中國的糧食政策和回答“中國如何養活自己”的問題,中國於1996年10月發佈了第一部《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向世界莊重承諾:中國人民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還將使自己的生活品質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國不但不會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還將為世界糧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8年,世界爆發了一次大範圍的糧食危機,布朗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他的觀點並沒有改變,誰來養活中國仍然是個問題。布朗認為,雖然中國政府採取了諸多措施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但中國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面臨著糧食供給緊平衡的問題。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再一次引發各方熱議,但從中國糧食供應和糧食安全的現實情況來看,2008年以來中國並沒有發生糧食問題,這與中國長期堅持既定的糧食戰略,始終堅守“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是分不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