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中國吸引外資法律體系日臻完善
http://www.CRNTT.com   2021-05-07 00:01:01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得以有效控制疫情,諸多行業加速開放,中國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這不是新聞,但是,分析這一現象的背後經濟社會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中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體系,為吸引外資打下堅實的法律基礎。中國制定的首部外商投資法,敞開大門,幾乎無差別、無條件吸引外資。外國企業可以在中國設立獨資企業,也可以參與中國股權投資,購買中國企業的股票。除少數行業實行市場准入審批之外,絕大多數行業都實行完全開放政策。

  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美國要求中國批准設立獨資金融企業。中國已經批准一大批美國金融企業在中國設立獨資機構。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不僅如此,中國國內實行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簡政放權,投資者可以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除此之外,中國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區,直接將中國的海關向後移動,在自由貿易港區內,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為了吸引外資不遺餘力。

  但是,中國必須充分意識到,吸引外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為了發展中國經濟。

  如果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完全不設防,甚至對外資企業實行特殊的優惠待遇,那麼,中國市場環境將會發生變化。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資產。一些外商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顯然不是為了促進中國科技發展,也不是為了幫助中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是要充分利用中國的數據,在未來的競爭中占領制高點。

  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顯然缺乏大局意識,吸引外資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中國已經成為數字經濟國家,為了吸引大項目,主動提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條件。這些優惠條件可以確保外資企業在中國很短時間內獲取巨額利潤。譬如,一些電動企業在中國設立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電動汽車生產企業掌握核心技術,並且通過銷售電動汽車,掌握中國消費者的數據,甚至可以通過電動汽車的雷達系統,對中國各個地區進行無差別掃描,將有關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儘管電動汽車生產企業明確表示,有關中國數據全部存在中國。但是,正如人們知道的那樣,由於核心芯片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因此,汽車製造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芯片,隨時將核心數據轉移到國外。這對於中國消費者極為不利,對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極為不利。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電動汽車的數據,那麼,國家安全將會受到嚴重威脅,中國消費者的利益很難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正因為如此,一些有識之士大聲疾呼,中國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如果引進外資過程中,只看到吸引外資的規模,好大喜功,而沒有看到中國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潛在風險,那麼,中國引進外資越多,給中國未來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第二,中國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堅持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地提高中國傳統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出現了所謂崇洋媚外的現象,把那些沒有經過完整科學實驗不具有市場推廣價值的技術花高價引入,結果導致地方政府財政背上沉重的包袱。中部一個城市在引入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過程中,沒有意識到我國在電動汽車研發過程中,仍然有許多核心技術需要突破,結果導致引入電動汽車之後,地方財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中國西部地區一個經濟不發達的身份,居然花費巨資修建管道磁懸浮高速鐵路。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可是,地方決策者沒有意識到,鐵路發展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磁懸浮高速鐵路技術專利是否具有實用性,需要長期檢驗。我國已經興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傳統輪軌高速鐵路,如果花費巨資修建磁懸浮高速鐵路,那麼,中國在高速鐵路建設方面,有可能會出現巨大的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

  當務之急,是要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加快我國傳統軌道高速鐵路技術升級改造的步伐,提高我國軌道高速鐵路的運營速度,將現有高速鐵路從每小時300公里提高到每小時400公里,並且逐漸探索白天開行客運列車、晚上開行貨物列車的運營模式,大幅度提高我國高速鐵路的運營效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高速鐵路早日實現扭虧為盈。

  如果在引進外資過程中,把美國等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仍然處在實驗階段的高速鐵路項目進入中國,並且開出優惠條件,那麼,中國地方政府將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當年上海在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的情況下,引入德國磁懸浮高速鐵路技術,修建磁懸浮高速鐵路。現在看來,磁懸浮鐵路運營給上海財政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每年需要花費數億元資金,補貼這條磁懸浮鐵路。如果把每年補貼的資金,用來建設傳統輪軌高速鐵路,那麼,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鐵路網絡將會更加完善,鐵路運營的效率將會更高,鐵路企業經濟效益將會大幅度提升。

  中國引進外資必須堅持科技創新。但是,不能奉行技術主義,不能把那些沒有市場推廣價值的技術引入中國。因為那樣做將會嚴重損害中國人民的切身利益。錯誤決策給中國帶來的教訓足以說明,如果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問題上出現不應有的失誤,那麼,中國未來的發展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困難。正如一些市民們所指出的那樣,領導錯誤決策,導致城市居民承受巨大的代價。這些領導應當將自己所有收入捐獻出來,用來補償一部分損失。這當然是一種情緒性的表達。可是,在情緒表達的背後,反映出廣大市民對一些領導人不計後果,為了取悅於西方國家,盲目引進磁懸浮鐵路的憤怒。

  第三,引進外資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在引進外資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眼前的利益,更要考慮到長遠發展利益,始終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國全面開放金融市場,這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不無益處。但是,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必須充分了解資本主義的劣根性,了解市場經濟的外部性,防止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引發金融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已經明確表示,對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外資進行分類管理,對大批量國際熱錢,中國外資監管部門已經制定了有效監管機制,必要的時候,中國建立的預警機制可以有效發揮作用。這說明中國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方面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但必須指出的是,隨著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外資進入的途徑越來越多。如何防止外資通過“協議控制”方式,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或者直接投資中國的網絡平台企業,這是中國監管部門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

  中國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得益於外資的支持。但恰恰是由於外資控股,使得中國在網絡平台企業監管方面遇到了許多麻煩。當前我國網絡平台企業中骨幹企業主要股東來自海外,他們通過“協議控制”的方式,牢牢控制中國網絡平台企業。中國一些網絡平台企業在多元化經營過程中“先上車後買票”,大力開展金融業務。某些網絡平台企業甚至已經演變成為超級的網絡金融控股公司。這種現象除了中國之外,在其他國家不可能發生。

  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網絡平台企業經營者能量巨大,另一方面充分說明,中國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給外國投資者以可乘之機。

  好在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及時發現問題,深入了解網絡平台企業資金狀況,分析網絡平台企業海外投資者的背景,在金融控股公司上市的前夕,果斷踩刹車。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舉動,它標誌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勇於承擔責任,關鍵時刻,堵塞漏洞,從而確保我國網絡金融市場不會由於“協議控制”而落入外國投資者之手。

  中國利用外資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傳統生產要素投資正逐漸讓位於股權投資。中國在吸引外資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也有深刻教訓。中國傳統飲料企業娃哈哈集團,曾經因為法國達能公司控股,而出現股權糾紛。中國傳統企業創始人關鍵時刻,呼籲社會各界支持,最終確保這個傳統的飲料企業繼續掌握在中國經營者手中。可是,我國化工領域的許多知名品牌,早已因為吸引外資而不見蹤影。這說明外資進入中國企業,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利潤,他們通過品牌推廣,試圖壟斷中國市場。這對於中國市場監管部門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如果中國市場監管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網絡監管部門沒有及時研究我國網絡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針對新情況制定有效的監管方案,那麼,中國大規模吸引外資,有可能會導致中國傳統企業面臨巨大衝擊。

  相信最高決策者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等一系列法律,整合我國市場監管力量,要求金融監管部門、網絡監管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通力合作,吸引外資的同時,確保中國國內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