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甲午戰爭啟示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3 00:20:53


 
  從甲午戰爭看日本遠大野心

  很多國人認為甲午戰爭僅是代表日本覬覦朝鮮(時為中國藩屬)與台灣、澎湖(甚至釣魚島)因而得逞而已。其實,日人野心遠不只此。我們要徹底瞭解日本,必須要對日本與中國在1945年以前的四波接觸有統盤的掌握。只有第一波是太平或者可說是日本沒有佔中國便宜的。那是發生在公元593年。日本的統治者聖德太子,因對由中國傳到朝鮮再轉傳到日本的佛教感到興趣,所以特派了數批專人到中國來求經。時值中國隋唐盛世(隋589-618,唐618-906)。這些來取經的日人,被他們前所未見的中國昌盛豐隆以及典章文物之齊備,佩服得無以復加。由他們帶回的信息與資料,刺激了以後日本的改革。日本先前沒有固定的國都。自此以後,因仿效唐長安城而建立了奈良為第一個固定的國都。裡面街道幾乎全仿傚長安城的模式,除了沒有城牆以外。更有長遠意義的是,日本人由於傾慕中國而第一次開始幻想到一個大和民族帝國的構思。

  第二波日人與中國的接觸,留下有兩大汙點。第一個汙點是來自日本的“倭寇”,經常出入中國沿海地區,搶奪諸如揚州與寧波歷史古城。時在中國的元朝(1260-1368)與明朝(1368-164)期間。另外一個汙點發生於日本足利幕府(Ashikaga Shogunate,1336-1593)終結以後,由於國內經濟蕭條、失業嚴重,乃有豐臣秀吉(Shideyoshi)於1592年帶領137,200士兵,攻打朝鮮,為日本覓求新的生機。由於朝鮮求救於宗主國,所以中國出兵挽救朝鮮,與日軍正面衝突。雖然豐臣秀吉驍勇善戰,但他死於1598年。日軍乃由朝鮮撤退。美國在1949年代以前最後一個派駐中國的總領事克拉布(O.Edmund Clubb,1901-1989),也是少有的中國通,曾在他的著述中對豐臣秀吉有一個評語。他認為豐臣秀吉是“日本由來已久要建立一個大日本帝國”理想的典範代表。這個理想,並不因豐臣秀之過世而消失。譬如19世紀極著名(而對明治政府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吉田松陰(Yoshida Shoin),就是要以蠶食式的步驟征服中國。布拉格並說起極有爭議性的1927年〈田中奏折〉,也是要從先由中國東北下手以征服中國、然後再征服全世界③。

  第三波日本與中國的接觸,是在19世紀。日本的觸角向南伸展到琉球以及台灣。琉球本來是一個獨立王國,向中國朝貢的藩屬。它的每屆國王即位時,自1373年以後均由中國皇帝派專人去執行冊封典禮。日本先將琉球的北部納入日本管轄;並令琉球將此事對中國的清廷隱瞞。1879年日本乾脆將琉球國王俘虜至日本,把琉球改名為沖繩。從此琉球亡國。以後覬覦台灣。終以甲午戰爭逼滿清簽訂馬關條約而取得台灣、澎湖與釣魚島。(但現今日本與中國爭執釣魚島時,因要躲避國際法的考慮,否認日本在19世紀佔領釣魚島是由於馬關條約,因此,它不需要因為二戰戰敗而歸還中國。)

  第四波則是日本赤裸裸的侵華史,由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1945的八年中日抗戰。雖是戰敗而於1945年9月3日在美軍密蘇里號簽訂無條件投降書,但它對中國的野心沒有絲毫放棄。由於自認得到美國援助,所以對中國偌大領土之野心躍躍欲動。2005年日本右派之教父西原慎太郎(Ishihara Shintaro)竟然發佈一則網信,號召日本做2015年消滅中國的準备。2002年安倍就任總理後,極力推动修改憲法,以使日本海外用兵發動戰争合法化。同時在與中國釣魚島爭執節節上升等。其司馬昭之心不問可知。

  總結語

  我們不要自以為中國之大,只要不忘懷國恥,我們可以饒恕以前敵人。以為這樣就可與日本相安無事。日本人的習性是不會服輸的。我們上面看到日本在擊沈“高陞”號後如何施展它對國際常識與國際語言之瞭解與熟悉,最後能將它無理狡辯為有理。因而得到英國的支持。中國吃了悶虧而無法申述。不要以為這段歷史已過去。很不幸目前中日釣魚島爭執之際,歷史正在重演。明明日本無理,但安倍在國際上長袖善舞,把他所代表的“新日本人”說成是在亞洲捍衛國際法以箝制中國威脅的救世力量。不但美國支持它,G-7的其他成員,也附和他的說法。而且國際輿論(包括《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均被安倍誤導。

  所以,我們檢討甲午戰爭的得失,除了其他的教訓外,必須對在外交上(以及在應付國際事務上)多加留意與學習。我們不能再做國際問題與外交衝刺上的弱智者。那樣,就便宜了乖巧狡猾并野心勃勃的日本④。

  註釋

  ①見William F. Nimmo,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Asia-Pacific Region, 1895-1945 (Praeger, 2001), pp. 17-25;加 Albrecht Carrie,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the Congress of Vienna (New York: Harper & Row, 1958), p. 232.

  ②Immanuel Hsu,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6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45.

  ③O. Edmund Clubb, 20th Century China, 2n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72), p. 163.

  ④我剛完成一部由國際法與歷史角度分析中日釣魚島爭執的英文書籍。這裡談的,正好取自其中的一部份。本書將由紐約的CN Times Books出版商發行。以後還會有中文翻譯本。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9月號,總第201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