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米膠協定”精神一直貫穿中斯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1-09 00:02:19


  中評社香港1月9日(評論員 劉宗義)2022年是中國與斯里蘭卡“米膠協定”簽署70周年。重溫“米膠協定”的歷史及其蘊含的精神,在新時代將給中斯“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中斯“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歷久而彌新的動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包括橡膠在內的一些重要戰略物資被巴黎統籌委員會列入禁運清單。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急需大量橡膠原料,而美國則操縱聯合國對華實施全面橡膠禁運。美國在推行橡膠出口管制,要求斯里蘭卡(當時稱錫蘭)及其他產膠國對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禁運的同時,自己卻大力發展合成橡膠工業,並強制美國橡膠製品行業必須大量使用合成橡膠,擠佔世界橡膠市場。

  1951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談判開始後,美國對橡膠的戰時需求減少,同期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因經濟危機對橡膠的需求也大幅下降,國際橡膠市場供過於求,價格暴跌。這使得斯里蘭卡等產膠國在經濟上遭受巨大損失,許多橡膠園瀕臨倒閉,斯30萬割膠工人面臨失業。而禍不單行的是,1952年春,斯遭遇大旱,稻米歉收。同時,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地東南亞稻米也大幅減產,國際市場米價飛漲。斯里蘭卡陷入糧食危機。斯政府向美國求援,美國趁火打劫,要求以低價收購斯橡膠,同時以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斯供應大米,並拒絕提供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斯政府開始同中國接觸,尋求開展以橡膠換大米的貿易。中國政府對此予以積極回應,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導下,中斯兩國在1952年10月4日簽署《中錫貿易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售予錫蘭政府8萬噸大米的合同》。中國大米運抵斯里蘭卡,緩解了糧食危機。12月18日,中斯兩國在北京簽訂了第一個為期五年的《關於橡膠和大米的五年貿易協定》,史稱“米膠協定”,斯里蘭卡每年售給中國橡膠5萬噸,中國售給斯里蘭卡大米27萬噸。兩國政府共簽訂6個為期5年的“米膠協定”,一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82年。

  “米膠協定”是中斯兩國在同時面臨困難的情況下合作共贏的產物。“米膠協定”為斯方提供了穩定的大米供應管道,為其橡膠提供了穩固的市場,保障了割膠工人免於失業,也大幅緩解了其財政緊張。中國則在相對公平的條件下獲得了緊缺的橡膠。“米膠協定”是新中國同非社會主義國家簽訂的第一個重大政府貿易協定,開創了新中國同尚未建交且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簽訂政府貿易協定的先河。它的意義不僅在於中國獲得了橡膠,更重要是它打破了美國的“經濟封鎖和禁運”,為中國同尚未建交國家拓展貿易發揮了積極示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