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阜陽疫情是否遲報 拷問信息公開政府問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8 05:32:00  


 
四、瀆職官員不辭職 阜陽官場積弊深

1、城市形象大受傷害 阜陽官場面臨多事之秋
  4月的阜陽,一種叫做“EV71”的腸道病毒再一次打亂了這座城市的安寧。許多從全國各地趕到阜陽的媒體記者,見面以後相互間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爲什麽又是阜陽”,“爲什麽又是嬰幼兒”。阜陽師範學院一位不願具名的副教授說:“2003年以來,這裏接二連三地暴發了重大負面事件,而每一次負面事件的發生都會使阜陽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這座城市在外的形象幾乎成了‘灾難’的代名詞。” 

  2003年,“毒奶粉”和“大頭娃娃”事件浮出水面,使得遭遇非典病毒的阜陽城,再次經受重大考驗。在這次事件中,阜陽市共查獲55種不合格奶粉,共涉及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家企業,而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嬰兒營養不良者189例、死亡嬰兒12人。這名副教授說:“這個事件影響之惡劣,不僅僅是毒奶粉問題,還有當時政府應對這件事情時采取的非常不規範的處理方式,使得阜陽市政府遭遇前所未有的批評和責難。”(北京《經濟觀察報》)

  日前,發生在潁州區的“白宮”舉報人神秘死亡的消息又開始在各大媒體和網站傳播,外界的矛頭再次指向了爭議頗多的阜陽官場,“就算沒有EV71感染事件,‘白宮’舉報人死亡的事情也够阜陽‘喝一壺’了,真是多事之秋啊。”阜陽第五人民醫院一醫生說。

  有知情者說:“負面事件已經將阜陽變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傷城,這種傷害的威力其實非常巨大。”負面事件損傷的不僅僅是市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一個城市的信譽。現在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本,而投資者顯然不會對一個名聲不好的城市産生投資興趣。(北京金融界網)

2、打了蒼蠅放了老虎 阜陽問責似在蒙混過關
  據5月6日《新快報》報道,爲嚴格落實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嚴明防疫紀律,日前阜陽市嚴肅查處一批違反防疫制度、防控不力責任人。如潁泉區邵營衛生院醫生宋允信、李光明;行流鎮衛生院副院長劉家俊。原因是他們嚴重違反有關規定,截留收治病患兒童,沒有及時將患兒轉診至縣級以上醫院救治,延誤了患兒救治時間,導致患兒病情加重。

  只不過,這個苦等來的問責結果,給人的感覺,則顯出强烈的“打蒼蠅不打老虎”的無聊與愚弄。儘管我們幷不否認,這幾名醫生和副院長在接診中,存在著嚴重的過錯,應該受到懲處,但是,僅僅由這幾名醫生與副院長,而且還是“鄉鎮醫院級別”的,能够真正背負起此次阜陽疫情違反防疫制度、防控不力責任嗎?(湖北《長江日報》)

  相信沒有人會相信,這些會成爲阜陽疫情責任的真正指歸。事實上,公共行政品質的淪陷變异,才是導致阜陽疫情加劇彌漫,悲傷與恐懼不斷擴散的真正原因。近期,隨著媒體報道的深入,阜陽疫情中種種瞞報與謊報現象也都逐漸浮出水面。比如,面對疫情,當地政府部門曾作出“內緊外松”的要求,只在醫療系統內部下達文件,對外沒有公布;特別是,當地政府“以謊言闢謠言”的做法,導致公衆知情權嚴重受損,造成對病情的交叉感染缺乏預防。這些才是造成阜陽疫情防控不力的真正原因,而其背後的責任主體,自然不言而喻。(北京中華網)

  因此,那些公然違反有關法規的責任人,那些只是爲了頭頂的烏紗,守著“部門利益與形象”不放進行瞞報與謊報的官員,特別是那些長期權大于法,置公共利益于不顧,造成阜陽官場生態不斷惡化的“公僕”,才更應該被放在“問責制”這門大炮的炮口面前。(湖北漢網)

3、瀆職官員拒不辭職 百姓之殤折射官場之病
  一起已造成4929例兒童感染、死亡人數22人的腸道EV71病毒感染事件,在安徽阜陽捂了1個多月才得以真相大白。人們都還記得,4年前同樣發生在阜陽,由劣質“毒奶粉”造成的13名嬰兒夭折、近200名嬰兒浮腫的“大頭娃娃”事件。據說從發現“毒奶粉”(2003年1月)到清理展開,有關部門足足“反應”了大半年,而直到央視曝光了“大頭娃娃”們慘不忍睹的畫面(2004年4月),主管衛生的副市長杜長平還表示自己處于“不知情”狀態。

  一樣的拖、一樣的瞞,今天的感染事件宛如毒奶粉事件的擴大版,而更令公衆難以接受的是如下發現:主管衛生工作的,竟還是因“毒奶粉”而犯衆怒的官員。(上海熱綫網)

  記得“毒奶粉”曝光後,杜長平表示自己“很自責”、“很痛心”,但“如果人民群衆還能信任我在這個崗位上,我不想引咎辭職,我還想繼續幹下去,找到了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缺點是爲了改正,是爲了加强衛生工作”。一晃4年,“不下課”、“接著幹”的辯解猶在耳邊,行政記過後仍主管衛生的杜市長能否替有關部門回答一下“改正”之處如何體現?(山東膠東在綫網)

  沒有責,根本就無所謂權,但凡影響惡劣的重大事件,對政府公信力都是巨大傷害,嚴重失職的官員如何處理是公衆矚目的焦點。問題官員言之鑿鑿或痛哭流涕沒有任何意義,關鍵是他們的去留與複出必須有合理的說法、可靠的程序。如果對官員的問責不及時、不公正、不徹底,何談什麽前車之鑒、吸取教訓,問題官員只會對輿論指責産生越來越强的“抗藥性”。(北京《北京商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