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票難求年年有 鐵道部緣何總成衆矢之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9 18:38:08  


 
一、春運已成老大難 買票難驚動總書記

1、大規模周期性遷徙 鐵路春運牽動民衆神經

  除夕過後,春運大潮暫時回落,但預計1月30日前後,暴漲的客流高峰又會帶來春運的第二個高潮。按照發改委統計,2009年春運期間,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將達1.8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一票難求”的局面尤爲突出。(北京新華網)

  春運是中國的獨有現象,一開始稱“春節客運”、後來叫“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再後來簡化爲“春運”。1989年,伴隨著民工潮,中國媒體開始大量使用“春運”字眼。從此,一年一度全國範圍內如同潮汐一樣的候鳥式人口大遷徙不斷輪回,被形容爲“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1月11日,2009年鐵路春運正式啓動,牽動著中國百姓的神經。春運,本來就是個“老大難”考題和沉重的話題,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2009年春運,則更是一道更爲複雜的考題。(北京《新京報》)


2、胡錦濤關注“買票難” 春運供求矛盾依舊嚴峻

  2008年末,不少媒體似乎都有看輕牛年春運壓力的傾向:“民工提前返鄉帶來客流變化,節前春運壓力或减輕”,“‘返鄉潮’提前涌動 今年春運不擠”……因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回流”的農民工就逐漸增加。據有關方面披露的信息,到年底,已經有780萬農民工提前返鄉。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到元月中旬,春運開始,形勢突變:“中國2009年春運今日正式啓動‘一票難求’仍突出”,“火車票供求矛盾嚴峻交通面臨挑戰”……陣陣喧嘩以至于驚動最高層。困擾中國老百姓多年的春運火車“買票難”問題,今年第一次得到最高領導人親自過問。1月1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有關春運火車“買票難”問題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稱今年春運供求矛盾十分嚴峻,幷要求鐵道部開動腦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幷公布于衆,以化解矛盾,確保春運任務順利完成。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一,胡錦濤又在南昌火車站考察車票出售情况。(北京《科學時報》)

  去年是南方雪灾,許多鐵路綫被迫中斷,導致許多旅客不能回家過年,鐵路這個生命綫引人注目。今年因受經濟大形勢的影響,一些民工早就踏上回家路。照理說,車票的緊張程度不應比往年高。但今年春運一來,却處處反映出買票難的現象,甚至引起了高層的警覺。毋庸置疑,“買票難”的重大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鐵路甚至運輸領域,而演化爲震動國家全局的春運困境和難題,對政府治理、應急能力和生活秩序形成了極大挑戰。(北京《中國經營報》)

  很顯然,春運已經成爲中國各界關注的公共事件,一張小小的春運火車票,透視的却是民生的大主題。外界估計,領導人親自過問春運,與中國出現經濟危機,社會不穩定風險加大有關。從去年底至今,中國政府密集推出惠民政策,盡可能消减社會的矛盾,在凸顯“以人爲本”政策導向之餘,也反映當局對維穩問題的小心翼翼。(新加坡《聯合早報》)


3、民工潮加劇春運難 城鄉二元社會結構之弊

  從近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春運主要是由四股潮流匯合形成,即民工潮、學生潮、探親訪友潮以及旅游潮。春運矛盾主要集中于鐵路,這是由于鐵路主要承擔中長途客運,因其價格低廉、速度快,所以成爲1億多農民工春節返鄉的首選。(北京《檢察日報》)

  快速發展的中國城鎮需要大量農村勞動力參與建設,但是實行已60年迄今未有根本改觀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致使進城打工的農民既不能在城市入籍,更不能在城市定居轉身爲居民。受困于現有農地制度束縛,承包田不能轉化爲進城務工農民的貨幣資産,就算各座城市允許入籍,億萬農民工因無力購置商品房,依然做不成市民。農民工不能取得所在地的戶籍,就難以獲得像當地人一樣的“國民待遇”,除了得到微薄的工資外,對城市的設施、保障、福利、子女教育沒有享用的權利。因此形成每年春節前後農民工千里跋涉返鄉與親人團聚,節後返回城市謀生的春運現象,再由于火車運力不足、黃牛黨猖獗等緣故,春運火車票總是“一票難求”。(上海《東方早報》)

  而春運難題之所以年年延續,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區際發展不平衡,産業過于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東部沿海地區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爲主。有專家認爲,春運是在短短的時間內讓全國1/3的人口流動,其對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結構形成空前的壓力。顯然,若不從根本上扭轉區際經濟發展失衡的格局現狀,中國的春運‘窘局’仍將年年延續。”(四川新聞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