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蘭德報告:中美爆發衝突的六種前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8 11:18:32  


 
  蘭德報告稱,阻止無法預見的技術發展,確保美國部隊和C4ISR的存活性,美國不可能也無力阻止這些趨勢。台灣防禦問題已經給美國部隊帶來了問題(如航母和附近空軍基地),如果與中國就朝鮮瓦解和南海危機發生衝突,美國的作戰選擇也會面臨問題。久而久之,美國會感覺到,需要更加依賴更遠程、更強大的能力。隨著美國前線作戰存活性的下降,攻擊範圍必須增大。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作戰重點,將從受地理限制的直接防禦,轉向更強大的反應,最終,將從以拒止為基礎的威懾,轉向以對威脅的懲罰為基礎的威懾。作戰重點轉移的速度各有不同,首先是台灣,然後是東北亞,再之後是東南亞。

  蘭德報告稱,這將使美國在逐升級和不參與中國附近可導致直接武裝衝突之間做出選擇。逐步升級可採取幾種方式。以最嚴厲的情況開始,美國可以更清楚地說明對華戰略中的含蓄部分:如果常規防禦失敗、美國部隊面臨威脅和/或美國在該區的重要利益被破壞,那麼美國將威脅使用核武器。不過在以上所有情況中,美國的重要利益都不會受到威脅。此外,無論美國現在的核威脅可信度有多低,未來都會更低,因為中國有著明顯的決心和足夠的能力來打造可存活的二次打擊威懾部隊,可擊敗美國的導彈防禦(如通過機動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多彈頭重返大氣層運載工具/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運載工具(MRV/MIRV)和突防裝置等)。

  蘭德報告稱,美國兩個更可能和更合理的升級方式是,致盲中國的衛星和計算機網絡,先從可使中國部隊開戰的設施開始。在反衛星和網絡戰中,想象敵對行動如何開始比想象如何結束更簡單——雙方很可能會攻擊重要民用和經濟太空系統及網絡。主要原因是,大多這種太空和網絡基礎設施都有兩用特性。美國軍隊依賴於這些設施,以後解放軍也會漸漸依賴於這種設施。使問題更加嚴重的是,兩種升級方法都是以攻擊性為主,其中衛星和計算機網絡都很難防禦強大攻擊者,而且代價也很大。即使擁有更強的反衛星和網絡戰能力,美國與中國在太空和網絡升級戰中的損失至少也會與中國一樣多,因為美國的軍事、情報任務和經濟平衡也更加依賴於這些領域。

  蘭德報告稱,美國最可能的軍事升級途徑,最可靠、危險最低影響最單向的方式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和其他地方的作戰和作戰支持目標進行常規精准打擊。這種打擊可從可存活平台和/或超出中國中程導彈的地方進行,這樣美國可重新獲得技術和地理優勢。這還可以中止或逆轉美國C4ISR對中國網絡和反衛星攻擊的不利局勢。如果重新獲得這些優勢後,能持續多久則取決於中國增強情報、定位和打擊能力範圍所需的時間。考慮到中國的經濟和技術潛力,這一問題的答案可能對美國的長期規劃並不利。無論怎樣,美國的常規升級,以及基於威脅的威懾,都會面臨中國升級的危險,包括網絡和反衛星能力——通過慎重選擇目標,避開戰略位置、民用、經濟和領導層目標,這些危險可能會緩和,但也會隨著時間而增長。對中國核部隊指揮和控制的常規威脅,甚至可能會促進中國的核反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