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走進中國西部邊境軍事禁區:神秘瓦罕走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7 11:34:40  


排依克邊防派出所守衛著瓦罕走廊中國段的大門,圖為該所維族幹警。
 
  《環球時報》一名記者兩年前去過瓦罕走廊,這條總長約400公里的狹長地帶有近100公里在中國境內。今天當我們進入瓦罕走廊,感受最深的是中國堅強的國防。走廊裡每一處戰略要地都有中國邊防軍駐防。公主堡是瓦罕走廊入口處的一處遺址,離其不遠處就是排依克邊防派出所。由於瓦罕走廊沒有開放旅遊,普通遊客走到這裡便無法繼續前行。派出所指導員譚鵬飛介紹說,他們這個所是新疆唯一轄區與3國交界的派出所,2500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0多個山口通向境外。據他介紹,該派出所海拔3900米,轄區內戶籍75戶,約300人,到七八月夏季牧場開放時,山下牧民會到高海拔地區放牧,走廊人口將達到1800人左右。他說,由於“一所鄰三國”的特殊性,他們除了要負責戶籍和治安管理工作外,還要擔負起邊境管理的職責。自1950年派出所建立以來,外部形勢幾度吃緊,但派出所從沒有被偷襲過,這些年也沒有發現非法越境者。

  走廊裡的牧民多為塔吉克族,相傳該民族是“日漢天種”,即太陽中的神與一名漢族公主的後代。派出所副所長、塔吉克族的那買提說,走廊牧民中有100多名護邊員,他們每個月會得到政府150元-200元補貼。一旦發現可疑人物,他們會打電話或騎馬報告派出所。那買提說,他每周要3次進入走廊巡邏,幹警們每次都是分頭前往不同的通道巡查。

  邊防戰士寂寞守高原

  離開排依克邊防派出所,記者繼續在走廊中穿行,發現這條走廊非常狹窄,很多地段僅一兩公里寬。由於山中的積雪並未化淨,本已十分顛簸的道路更加泥濘難走。走廊裡人煙稀少,來回八九個小時的車程內除了成群的牛羊,記者看到的牧民總數超不過10人。35歲的罕加爾是其中之一,家在塔縣的他已經在走廊裡放牧一個月了。到夏季時,罕加爾還要到中國境內走廊的盡頭———克克吐魯克附近去放牧。他說走廊裡非常安全,從出生起,他一直沒有離開過塔縣,也沒有在走廊裡看到過可疑人物。罕加爾說,當一名護邊員是他的願望,因為“保護邊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但據介紹,派出所在選拔護邊員時要挑一些漢語好的人,罕加爾的漢語水平還不符合條件。

  在瓦罕走廊,記者先後採訪了多處中國邊防軍駐地,與部隊官兵一起吃午餐是此次採訪最難忘的記憶。官兵們飯前高唱著雄壯的軍歌,精神面貌飽滿。官兵們的夥食不錯,當天吃的是西紅柿炒雞蛋、紅燒魚等,共四菜一湯。在採訪中,一些官兵向記者講述了高原生活的無奈。有官兵說,在高原執勤時常會感到寂寞,還有人抱怨他的家屬因所在單位不准假不能上來與他團聚。

  中國邊防軍某部連長馮健祥對記者說,“9.11”後,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批阿富汗人非法越境的情況,山下的邊防部隊成梯隊依次向中阿邊界加強部署,但最終並沒有出現非法越境的情況,在那以後,也沒有發現有人從中國境內偷越國境到阿富汗。馮健祥說,走廊內的交通條件很差,一些人就是有那種意願,也很難走出去。記者事後在塔縣採訪到一位從阿富汗經瓦罕走廊走到中國來的柯爾克孜族老人,他叫阿卜杜拉利姆。據稱是這些年此地“唯一的成功越境者”。1984年,34歲的他為躲避蘇聯人征兵帶著妻子和4個月大的兒子到中國來投奔親戚,由於當時的中阿邊界有蘇軍把守,他們一家人跨越冰山,走了兩天半才到中國。

  由於封路的大雪尚未化盡,我們最終沒有達到中國境內走廊的盡頭克克吐魯克。離開瓦罕走廊時,一條寫在邊防軍營墻上的標語總是衝進記者的腦海———“古道倚長劍,邊關掃西風”,其中的戍邊豪情讓人蕩氣回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