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軍人攜手共建軍事安全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4 11:47:12  


 
  四是兩黨、兩會本著“十六字”精神務實推進,將保持兩岸關係的可持續發展;

  五是陳雲林會長首次訪台和六項協定的簽署,使兩岸關係掀開了新的一頁,兩岸在各自心理上都實現了自我突破。

  兩岸之間第一次出現了這麼多的利益交匯點,說到底是兩岸中國人共同努力和奮鬥的結果。儘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並不平坦,但兩岸關係發展只會越走越近,不可能越走越遠。

  兩岸在事實上已經融合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可幸的是:兩岸之間沒有宗教衝突,沒有民族衝突,沒有文明衝突。經過20年來兩岸經貿文化等交流,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兩岸情勢絕不單是個打打殺殺的問題,無論台灣社會發展還是大陸社會發展,都是在為中華民族文明進步做貢獻;台灣的經濟建設成就和社會的文明進步,與大陸的經濟建設成就和社會的文明進步,都是中國經濟建設成就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共同組成部分。其實,大陸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成果,面包含著台灣同胞和台商的辛勤勞動,它是兩岸中國人共同努力和奮鬥的結果。台灣離不開大陸,大陸也離不開台灣,事實上今天兩岸已經融合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它標誌著在半個多世紀的煎熬中,兩岸中國人選擇了從對抗走向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人會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中國自己的事情,兩岸關係將進入和平發展的新時期。

  軍事對峙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嚴重障礙。在和平發展中,兩岸要朝著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的方向邁進,關鍵是要建立互信。在兩岸互信關係的建立中,政治互信是安全互信的基礎,而軍事互信則是安全互信的核心。目前,兩岸敵對關係,最直接、最經常地表現為兩岸軍事對峙狀態。持續長達60年的軍事對峙,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嚴重障礙。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已成為兩岸關係突破瓶頸、邁上通途的首要前提。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不斷發展,思想文化交流的日益緊密,政治協商的逐步展開,兩岸軍事關係不僅完全應該,而且完全可以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關鍵是看雙方有沒有政治層面上的相互信任。這不僅需要我們改變一些陳舊的思維,也需要我們拋棄一些過時的認識。最需要的是雙方都要表現出足夠的政治勇氣。有了勇氣,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沒有勇氣,只會錯失到手的機遇。對此,兩岸軍人共同負有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台灣軍方應該成為推動兩岸關係
  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

  兩岸軍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既需要兩岸各政黨的努力和推動,也需要兩岸人民的支持和促進,更需要兩岸軍隊的協力維護和共同捍衛。自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一直處於政治對立狀態,但同為炎黃子孫,貴為同胞兄弟,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事實上,兩岸軍人也一直在共同捍衛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共同反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的分裂。去年的這個時候,兩岸關係正處於高危期,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關頭;現在,兩岸關係正處於機遇期,同樣也處在一個不進則退的重大歷史關頭。在高危期,台灣軍人作為台海戰爭的最大受害者,理應站在反獨的前列;在機遇期,台灣軍人作為兩岸和平的最大受益者,更應做出軍人特殊的貢獻。“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為早日結束敵對狀態,儘快達成和平協定,兩岸軍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極力避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讓子孫後代在和平環境中攜手創造美好生活。

  推動兩岸軍事互信,共同建立台海長久和平,為改善兩岸軍事關係多做實事。目前,兩岸軍隊迫切需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儘快結束敵對狀態、推動兩岸軍事互信、改善兩岸軍事關係、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雙方應儘早從建立兩岸防務部門之間的信任開始,進行實質性的交流接觸,共同設計規劃《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未來發展路線圖》,開展務實合作,早日打開局面。我個人認為,這個路線圖的內容似可考慮包括設立軍事熱線、預先通報重大軍事演習、實現退役將領互訪、推動院校和智庫人員交流、共同舉辦軍事學術研討等;也可以包括協商兩岸軍事部署調整,逐步減少以至停止敵對性軍事活動;還可以包括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廣泛開展軍事合作,聯合舉行反恐演習,相互通報有關情報,合作開展海上救援,等等。這些措施,可以先易後難、先民間後官方,先個案後整體,循序漸進的程式,逐步予以推動。歸根到底,就是將兩岸軍方的交流、接觸,分階段、分領域、分層次地逐步推及到更高層面和更深層次,帶動兩岸其他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持續發展,為兩岸達成和平協議最終實現祖國統一,奠定良好基礎。確切地說,雙方和平交流多一分,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就少一分;兩岸敵對狀態結束早一點,兩岸和平穩定的基礎就更牢固一些。

  在此基礎上,兩岸可以從此免於戰爭。兩岸軍人不再相互為敵,兩岸軍人同屬中國軍人;兩岸軍隊建設同為中國軍事力量建設的整體部分;在中國國防建設中,兩岸軍隊是共同捍衛中國主權統一、維護中國領土完整的友軍!我們相信,只要兩岸軍方齊心努力,我們完全可以化和解為和約,化和約為和平。隨著和平的到來,兩岸關係必將出現大發展、大交流、大融合的新格局,兩岸人民包括兩岸軍人必將共用豐厚的和平紅利!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9年2月號,總第134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