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有關兩岸文化合作的幾點思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2 16:41:36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
  中評社╱題:有關兩岸文化合作的幾點思攷,蔡瑋(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在兩岸關係改善之後,雙方高層曾經多次提及應加強雙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強調合作振興中華文明。2008年馬英九就職,兩岸經貿關係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兩岸文化雖然係出同源,但又各擅勝場,如何在求同存異、欣賞、肯定對方的成就之餘,進一步雙方合作,發揚中國文化中正面的因素,提升文化的軟實力實為當務之急。兩岸已經在物質層面達成合作協議框架,今後更應著重文化精神層面的合作,當前兩岸除了政治上的互信不足之外,台灣年青一代受到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整體價值觀念似有轉變現象,如何加強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由求同存異進一步走向求同化異,形塑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文化的定義與文明的差異

  要談兩岸文化合作,如果能對文化的定義先做一個初步的瞭解,或許能夠澄清一些概念,並有助於後續的討論。首先,有些學者認為文化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更是一群人經過代代相傳所積累形成集體共有的價值、知識、經驗、態度與觀念。簡單的說,文化會形成特色,變成傳統,是一種集體的認知,會使人自覺自己和其他族群、文化的不同。

  其次,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文化還可以分為文化決定論(cultural determinism)、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和文化種族中心主義(cultural ethnocentrism)。命定主義觀點中還有悲觀和樂觀論的不同,有人認為人類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所要的生活方式,但也有人認為人是教育和文化的產物,人會不自覺的受到自身文化的影響,使其生活行為和價值判斷與其他族群不同。筆者較認同後者觀點。

  至於相對主義觀點,學者認為,不同的文化的人行為、思考、感受或有不同,沒有科學証據可以証明,哪個文化較另一個文化更為優越,在某一個文化中再正常不過的行為,在另一個文化中可能被視為異端。所以大家應該抱著同理心,來理解對方的思維和行為,而不要擅用自己的道德或價值標準妄加評斷。對兩岸中國人來說,同理心及相對主義是極為合理,而且容易理解的觀點。

  有關種族中心主義的觀點,意指每個國家或民族都認為自己的文化優於他人,在目前全球化的浪潮下,雖然較少有人再侈談此事,但不談並不表示不存在,舉世各國多少都還保有這種想法。“中國”(世界中心的國家,Middle Kingdom)這個信念的本身就已反映出部分的事實,中國種族中心(Sinocentrism)的觀念舉世聞名,南蠻、東夷、北狄、西狨的說法就足以說明一切。中原心態、漢人沙文主義其來有自。

  其實,事情也無所謂對錯好壞。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就是集體性的自覺自己和其他的民族、國家及文化有所不同。中國早有天下的觀念,但並沒有主權和國家的認識,這些都是近代由西方學來的價值,目的是為了救亡圖存,對抗西方的欺淩。過去的中國主要是用文化來界定群己關係,中國歷來都是試圖用文明及同化的方式來擴大影響,未來恐怕仍將如此。在當前全球化發展的情況下,這種思維及作法是否仍然有效,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探討的問題。

  進一步來看,文化還有狹義、廣義的差別,其中涉及不同的層次,如國家、區域,不同的性別、世代、社會階層。學者李亦園就將大傳統、小傳統與中國的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相對應,以此來分析中國文化。在小傳統的中國民間文化上,追求和諧均衡的行為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而在大傳統的士紳文化上,追求和諧均衡則表現在較抽象的宇宙觀及國家社會運作上。這確是當前中華文化的寫照。

  學者李亦園的研究指出,大傳統也許較強調抽象的倫理觀念,小傳統也許較注重實踐的儀式方面,不過中國文化大小傳統之間的關係不僅非常微妙,而且互相糾纏。從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角度來看,以社會精英和大傳統為核心的文化更易接受新的變革觀念,與“現代”緊密聯繫;而以農民和小傳統為核心的文化則不易接受新觀念,是保守的,與“過去”聯繫。所言有一定的道理。

  當然,西方也採取了一些量化的方式來衡量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這其中包括所謂權力距離指數(power distance index)避免不確定指數(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及個人主義指數(individualism index)等等,但這些並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至於如何協調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問題,學者多半主張透過溝通、交流、教育、大量閱讀來理解彼此不同的行為、管理方式及價值觀念。

  前述理論性的探討,大、小傳統、精英、通俗文化之別,文化相對主義、決定論、種族中心主義的不同觀點,不同的區域、性別、社會階層對待文化的不同看法,以及如何減少因為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磨擦,這對增加我們對於原本同文種的兩岸關係中,由於不同政經體制、發展階段所造成的某些文化差異現象、不同價值觀念的理解或有助益。

  除了學院派的說法之外,其實各國特有的政治、經濟、管理,宗教、飲食、藝術、建築、工藝、學術、戲劇、體育、婚姻莫不展現出文化的特色。比如說大小強弱、成王敗寇、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一統觀念,和凡事喜歡定於一尊,重原則、輕方法、追求表面和諧、避免正面衝突的行事風格就是中國特有政治文化的表癥。北京當前和蔣氏父子過去堅持國家統一原則多少反映這種文化特質。

  雖然許多人常將文明與文化混雜使用,但兩者之間仍有一定的差異。下面我們很簡短的說明一下文化與文明的區別。文化是一群人所共有的信仰、價值、習慣、工藝,一代代的人透過學習,而流傳延續下來,大家用來處理、面對世界,區別和其他民族的不同。文化只是文明的一個面向,文明可以包含幾種不同的文化,沒有文明,文化依然可以存在,但沒有文化則文明將無所依存。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文化反映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思考及行為方式,除非被迫改變或衰亡,文化可以延續很長的時間,外界很難界定不同文化的優劣,在大文化之下可能還有次級文化的出現,但文明則是展現人們智慧的發展,科技工藝的進步,文明可能有興衰、分裂,結合,也可能消失或停止成長。這樣的說明或許有助於釐清大家對於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不同用語的認識,以及兩岸文化的差異性問題。

  兩岸文化的競合

  經查文獻,兩岸現任領導人馬英九及胡錦濤在不同的場合都曾多次肯定中華文明,但大陸方面強調的是,在中華文明的基礎上,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或振興中華;台北方面則是比較著重在中華文化的土壤中台灣所達成的可觀成就。以兩人的身分地位與職務敏感性來看,其實少些政治語言,多談一些文化認同,期許兩岸攜手合作復興中華文明,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2005年9月,胡錦濤在會見吳伯雄時所提出的六點意見之中,就有一點是專門針對文化的。他指出,在“新形勢下,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潛力,也顯得更為重要。他說:“我們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

  國民黨、共產黨於2009年共同召開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吳伯雄及賈慶林分別發表談話,強調文化傳承與弘揚,以及教育交流的重要性,重點在於加強兩岸對於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而台灣學者蔡逸儒、謝大寧、張亞中、黃光國及媒體工作者徐宗懋等人也多次為文呼籲,兩岸應加強文化合作,共同努力以求振興中華文明。看來,兩岸的政府高層及社會精英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把此事提上了議程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