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緬油氣管道,中國昂貴的一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2 09:27:27  


 
  緬甸軍政府交權後,中國企業“上層路線”弱點的更加突現。軍政府在位,還可以為中國國企推進項目提供一些自上而下的壓力。緬甸政府集體“脫軍裝”後,中國國企與軍政府的親密關係,反而成為一種負擔。早已不滿軍政府的民眾,更將中國投資視為軍政府的利益同盟者加以敵視,中國投資的油氣管線、銅礦、大壩等項目因此不斷遭到緬甸當地非政府組織和民眾的抗議抵制。

  針對這種的境況,中石油也試圖補救,包括投入2000萬美元,修建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不過,中資企業的補救措施,依舊是“上層路線”式的——把錢交給緬甸中央政府,至於政府如何分配這些資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緬甸政府修建的基礎設施未必能讓管線過境地區的百姓享受實惠,遑論為中石油贏得民眾支持了。

  中資企業在緬受挫、中緬關係降溫的同時,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尋求提升與緬甸的關係和商業往來。去年以來,西方政要幾乎將緬甸門檻踏破,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先後訪緬,而緬甸總統吳登盛也對美日進行了歷史性訪問。緬甸水電資源豐富,但開發不易,日本對外援助機構建議緬甸開發以村為基礎的小水電,每個村只要5萬美元,這種方式反而比捷足先登的中國資本更受當地人歡迎。

  50億美元的投資,即使對中石油集團這樣的巨無霸企業,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中緬油氣管道如果不能按期按量投產,勢必給中石油帶來嚴重的債務負擔和經濟損失。

  無論密送水電還是中緬油氣管道,中國國企都需要反思其海外投資策略,尤其是對被投資國政治風險的評估與應對。

  中國資本輸出不能只依賴與東道主國中央政府保持良好關係的“上層路線”,更需要“上下結合”贏得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社區居民的認可。上層路線”只有得到“基層路線”的配合時,才能行得通。即使在中國國企擁有天時地利的本土市場,這個道理照樣適用。中緬油氣管線的下游配套項目——中石油昆明1000萬噸煉油工程(其中包含65萬噸對二甲苯產能,即PX)今年5月遭到昆明市民集體上街抵制,“上層路線”的弊端再度暴露無遺。

  不過,從中石油集團總經理廖永遠5月赴緬甸拜會吳登盛,到楊潔篪6月底訪緬等跡象看,中石油仍立足依靠“上層路線”和利益讓步推動項目投產。中緬油氣管道何時才能開始向中國供油供氣?投產後能否達到設計管輸量?計入運輸成本後的能源價格是否具有競爭力?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