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人的靈位怎會被供奉在靖國神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2 09:41:28  


 
  歷史境遇,台籍炮灰的難言之隱

  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擴大,日本出現了軍需物資補給人員嚴重短缺,甚至兵源不足的問題。由於日本人口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征兵,因此日本殖民當局盯上了海外殖民地。當時的朝鮮有2140萬人口,而且“皇民化程度”較高,因此日本在1938年2月發布“陸軍特別志願兵令”,首先在朝鮮開始實施志願兵制度。在同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與朝鮮同性質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在1942年才實施。

  日軍衰敗,在台全面征兵

  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被迫簽署了《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同胞聞訊後,展開了大規模抵抗日本殖民者的武裝反抗,同日本殖民當局展開了殊死較量,沉重打擊了日本殖民者。因此,日本殖民當局對台灣民眾一直有所顧忌,擔心台灣民眾在中國戰場上倒戈,不敢征召台灣民眾參軍。日本陸軍省軍務局的官員直截了當地說:“(特別志願兵制)避免對台灣民眾使用,是因為現在正處在與其舊祖國—中國事變之下。”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台灣人民祖國意識的警惕。

  1943年,台灣原住民也被正式納入“陸軍特別志願兵”內,被以“高砂義勇隊”等名義征用者達到5000餘人(“高砂”是日本古籍對台灣的稱呼)。1942年3月,第一批被稱為“高砂族挺身報國隊”的500人被遣至菲律賓,因5月7日參戰成功擊退巴丹半島美軍而聲名大噪,從此改稱“高砂義勇隊”。台灣原住民生活在山地部落,在叢林中特別驍勇善戰。

  據日軍回憶,該隊人員能於無道路之叢林,穿梭偵察,也可以分辨遠處聲音,從事伏擊。由於隊員精於狩獵,可清楚地分辨叢林內的動物是否可以食用,使日軍可以在缺糧的情況下得到補給。此外,該隊隊員也傳授日軍在叢林生活的方法。日本兵罹患瘧疾,高砂隊員還冒險摘椰子取水幫日本兵解熱。日軍士兵認為,“高砂隊員的英勇、服從、為長官效命及犧牲奉獻的精神”日軍成員也難望其項背。駐印尼的日本司令也曾頒發獎章讚揚他們:“神出鬼沒,白刃殺敵,令敵人喪膽;沒有米糧,削樹皮、吃野菜,令人佩服。”

  適逢二戰末期盟軍展開跳島戰略的反攻時期,他們不是遭到盟軍飛機的密集轟炸,就是受到優勢火力的攻擊,隊員傷亡慘重。此次高金素梅赴日抗議,所指的祖先就是這批高山族日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