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敦煌吐魯番文獻“最後的寶藏”回歸中國姓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10:30:10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2020年11月,王振芬、孟憲實、榮新江主編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以下簡稱《旅博文獻》)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這批文獻被學界譽為“敦煌吐魯番文獻中‘最後的寶藏’”,從新疆到日本再到旅順,歷經滄桑,終與世人相見。12月20日,新書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與會專家無不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敦煌吐魯番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創造了敦煌吐魯番文獻整理的新標的。

  百年前,我們無法主導流散文書回流,甚至無權給予統一名稱——時至今日,比“敦煌吐魯番文書”這一泛指更加清晰的,是“英藏”“法藏”“俄藏”“德藏”“大穀”等以收藏地或攫取者命名的簡稱,“旅博文書”的命名為中國在“敦煌吐魯番文書”的所有權正名。“旅博文書”總計26000片的文獻殘卷,有著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印證了古代絲綢之路,同時闡明了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1.從“大穀文書”到“旅博文書”

  出土於新疆的漢文文獻,何以入藏旅順博物館?這要從上世紀初開始追溯。

  自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敦煌文獻被發現並開始外流,開啟了一段陳寅恪所說的“吾國學術之傷心史”。瑞典斯文赫定、英國斯坦因、法國伯希和、俄國奧登堡等一批批“探險家”接踵而至,瘋狂攫取中國的文物。新興的東方國家日本也不甘落後。1902—1914年,日本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穀光瑞率隊,先後對中國進行了三次“探險”,足跡涉及新疆、甘肅、雲南等地,劫掠了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文物,統稱為“大穀收集品”。其中,古文書一類稱作“大穀文書”,大多出自新疆吐魯番地區,少數來自新疆庫車、和田等地的古代遺址、墓葬,還有一些來自敦煌。這是中國文物傷心史的一部分。

  像走散的孩童一樣,“大穀收集品”在遠離故土、運抵日本後幾經輾轉。第一批文物,分存於日本西本願寺和當時的帝國京都博物館(今京都國立博物館)。1944年,大部分紙本文書歸還了大穀家;其他文物賣給了木村貞造,20年後又轉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第二、三批文物,1908年後存放於神戶六甲二樂莊;1914年,二樂莊賣給政商久原房之助,存放的文物再度分家,一部分於1916年5月運抵漢城,賣給朝鮮總督寺內正毅,最終落腳朝鮮總督府博物館(今韓國漢城國立中央博物館)和朝鮮原德壽寺宮石造殿。另一部分,分兩批運抵旅順,先後進入大穀光瑞在旅順新市街的住所。1925年11月,大穀光瑞因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將“大穀收集品”賣給當時的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所(今旅順博物館)。1945年日本戰敗,這批變賣的文物以“戰利品”的身份被蘇聯接管,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最終留在旅順博物館。這其中,包括如今整理出版的“旅博文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