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輕斷食有學問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16:51:08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外形美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輕斷食”外,諸如高蛋白飲食、低碳水飲食、地中海飲食等各種飲食方式更是層出不窮。在選擇的過程中,專家建議,還是應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現在社會公眾對美的要求是越來越苛刻,不論男孩女孩對於身材都有或多或少的焦慮。”王佳介紹,“我日常工作當中經常會遇到減肥不當出現的消化問題,比如過度饑餓導致的上腹痛,胃酸分泌過多導致的胃灼熱,長期素食之後進食少量肉類或者蛋白質出現的腹脹,進食較多纖維素較高的食物出現的腸脹氣,等等,提醒大家都要注意。”

  蔡晶晶則建議,在減肥之前,可以先做一個體檢,然後再去選擇飲食方式。“主要是為了排除基礎性疾病,而且根據代謝特點制定的方案會更有針對性一些,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以及雖然無害但效果不好的情況。”她補充道。

  對於“輕斷食”這種相對新潮的飲食方式,受訪專家表示,不論是“5+2”,還是“16+8”,“輕斷食”目前尚不作為長期飲食模式推薦。

  “這種間歇性禁食的策略,短期來看確實可以使體重減輕,可以改善代謝指標,比如血糖、血脂等,但目前沒有長期研究證實其長期效果,而且也很難有人真的能夠長期堅持下來。”王佳解釋道。

  採用包括“輕斷食”在內各種減肥飲食方式的人群,在切換回日常飲食之後,常常要面對體重反彈的問題。蔡晶晶介紹,對於“反彈”的情況,還要進行具體區分。“如果體重往回浮動3~5斤,基本是正常的,因為減重時是一個相對脫水狀態,恢復時水分和糖原的增加,不是脂肪的增加,再往上才是反彈。”她補充道,“體重反彈的人,對於‘正常飲食’的認知常常有一些偏差,認為減肥之前的飲食才是正常飲食,目前不是一個正常狀態。事實上之前的飲食才是不正常飲食,恰恰是要調整的。可以說,肥胖本質上是生活方式病,就像那句名言說的,‘你是你吃出來的’。”

  許英霞則主張,不必區分“減肥飲食”和“日常飲食”。“以‘輕斷食’為例,所謂‘正常飲食’的那幾天,事實上也是要限制總能量,而且很多人在斷食日選擇進食代餐,在口感、營養和價格等方面都不太划算,很難堅持。”她認為,如果日常飲食是一人三餐規律進食且均衡飲食、合理搭配,那麼減重只要在現有的飲食上做減法就已足夠,“就像我們常說的吃7、8分飽或者吃半飽,將大餐具換成小餐具,減油、減鹽、減食物量即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