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確認書豈能成了忽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27 16:18:09


  重慶江津區今年高考文科第一名的陽陽,志願填報了複旦大學,并與招生組簽署了一份“複旦大學2015年專家組咨詢確認書”,其中寫著:經招生組專家審核,確定你為複旦大學2015年“優秀推薦生”。如今陽陽卻未被複旦錄取,險些落榜。

  確認書言之鑿鑿,像一份莊重的招生承諾,否則也不能稱為“確認書”;又像是規避風險的“卸責書”,首先“確認”高校不會承擔任何風險,又可以輕鬆“圈定”自己心宜的生源,進退游刃有餘。存在即合理,在生源大戰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優質生源肯定是“香餑餑”,名校間的“掐尖”可謂千方百計,“確認書”是其中之一的策略。不久前,清華與北大還上演一場“狀元之爭”的鬧劇,不一一贅述。

  一個人的遭遇,或是一個群體潛伏的危機。目前還不太清楚,這種“確認書”是否進入招生“標配流程”,不過,類似的“承諾”在高校自主招生環節上已較為普遍。只要有高校競爭與生源爭奪的存在,就會衍生出各種形式的招生之策。當然,從高校招生角度看,有一定的存在價值。可是,對於一名考生來講,“被錄取權益”與更多選擇的權利并未得到“確認”,甚至在整個招生過程中有所流失,“成為一輩子的遺憾”。

  確認書,應該講,算是一種契約,起碼是“准契約”。無論是高校,還是考生,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講,他們更易成為風險的承擔者,稍有不慎就會與理想高校失之交臂,他們的權益更應被重視和保護。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高考志願填報流程在不斷改進之中,隱藏著各種顯性問題與隱性漏洞亟待修正。盡管電子投檔在一定程度上收窄了人為操作空間,給公平正義騰出更大的空間,可是針對高校與考生間的“確認”,仍有必要出台規範,填補制度縫隙,平衡好高校與考生雙方的權責。只有從完善制度入手,才能更有力地保障考生的錄取權益與招生的公平正義。(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王旭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