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阿瑪尼少年事件,誰最應該反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4 14:13:21


  1月29日,一名14歲的初中生出現在深圳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上,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這名叫作柳博的少年,此次是作為深圳市的青少年代表列席市政協會議。而在深圳“兩會”召開前的“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會上,柳博還發表了一席對代表和委員們的呼籲。他說,希望能繼續推行教育改革、革除應試教育弊端,“更多地注重我們能力和素養的培養,不要讓一張考卷來決定我們的未來”。少年的話音甫落,卻引起社會一片波瀾。

  有人痛陳,在當今的中國教育體制下,除了考試,哪還有什麼更能被人信服、更能杜絕“黑箱”和“拼爹”的選拔途徑?更多的人,則把眼光聚焦於少年身上的名牌西服,爭說共產主義少年身分和阿瑪尼西服搭配有多麼違和。

  在網上排山倒海而來的譏評大潮中,衆人質疑的“槽點”雖不盡相同,但背後的情緒卻大體一致:憑什麼選去列席的是這個孩子,而不是別的孩子—更具體的說,為什麼不是我家孩子?

  持平而論,若是一名中學生,能够擁有在“兩會”上,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本地官員對坐論道的機會,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家長,都不會拒絕。而父母們引以為榮,在其經濟能力範圍內為孩子略作打扮,亦屬人之常情。然而,引發群情湧動的,并不是青少年應不應該列席“兩會”;而是這一列席機會的選拔運作機制是什麼,它透明嗎?公開嗎?任何青年學子都有機會參與角逐和評選嗎?一般人、包括廣大深圳家長對此多半一無所知。而這,才是激起輿論的痛點。

  事實上,除了柳博之外,這一次列席深圳市“兩會”的還有另外九名青少年代表,他們來自少先隊界、社會組織界、學校界、創業青年界等不同群體,均由深圳團市委推選,然後上報至深圳“兩會”核定,最後才成為列席代表。而柳博,則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一位,也是惟一具學生身份者。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深圳團市委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解釋為何推薦柳博列席時說,因為柳博是深圳第一位全國少工委委員,且在列席政協會議前,他已經在少先隊員中和學校裡進行過相關的調查,搜集了約100條的提議。“柳博的提議是他在做過調研的基礎上得來的結果,作為一名青少年,他接觸更多青少年的話題,所以特別適合代表青少年群體去建言”,這名工作人員對媒體如此介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