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滴滴優步一家獨大,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3 12:37:49


  滴滴和優步中國的“相親”之旅,應該已有時日,網約車合法化的“靴子”甫一落地,才時隔四天,滴滴和優步中國就立即宣布“聯姻”。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Uber全球將擁有滴滴5.89%的股權。

  作為國內移動出行最大的兩個平台,滴滴優步的聯姻,自然有其意義,如大幅減少高補貼式的惡性競爭。但廣大消費者卻因此擔心,滴滴優步的兩強合并,會不會導致網約車市場定價的大幅上調?合并之後,在缺乏有力競爭的情況下,其服務品質會不會明顯下降?

  從產業經濟學角度講,同一行業的兩大巨頭在合并之後,往往會產生明顯的“壟斷效應”,而壟斷效應又很有可能會導致更高的市場定價以及更低水平的市場服務。這種負面效應,在最近兩年頻繁的互聯網行業巨頭合并中,并非沒有前例可循——作為國內分類信息網站的兩大巨頭,58同城和趕集網去年正式完成合并後,僅不到一年時間,趕集網產品價格明顯調高,各種技術問題更是不間斷地出現。

  道理不難理解:當某個行業由多家競爭變成一家獨大,即便是服務壟斷,在缺乏競爭對手的制衡下,它也很容易實現對話語權和運轉規則的控制。原本要爭用戶,最後可能變成牽著用戶鼻子走。而消費者在市場選擇空間被壓減後,也會失去“可用腳投票”的議價底氣。

  這也是比服務漲價更堪憂的問題:在獲得獨大乃至寡頭地位後,資本和消費者利益優先級考量的傾斜必然更明顯,用戶對服務定價機制的基本議價餘地可能都會消泯。網約車行業會否以市場化選擇的面目,實質性地重演出租車領域借助特許經營獲得的壟斷情景,讓人憂心。

  這不是杞人憂天,企業獨大,意味著手中會掌握大量用戶信息、數據和超強的資源調動能力,在利益驅動下,它極可能以損害大衆利益的方式,利用那些信息資源去滿足資本無孔不入的逐利嗜好。這方面,中國市場上就不乏先例:在搜索引擎領域獨大的百度,就先後發生“貼吧轉賣風波”和魏則西事件,其商業倫理虧欠和一家獨大地位間的關聯,無法跳脫輿論審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