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生物多樣性:要大熊貓也要禾花雀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10:30


  “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4%。各類陸域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裡,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8%,提前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要求到2020年達到17%的目標。”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說。

  我國提前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2020年的目標,這可喜可賀。但我們不能只看到成績,也要看到不足。如雖然大熊貓、東北虎、朱鹮、藏羚羊、揚子鰐等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但有不少遷徙鳥類卻因為栖息地受威脅、被大量捕食等原因每況愈下,如黃胸鵐(俗稱禾花雀,鵐讀wú)在短短二十幾年裡,已被人們從“無危”吃到“瀕危”(5月23日澎湃新聞)。不僅是黃胸鵐,如野馬、白鱘和白鱀豚就已被認為野外滅絕。

  一些動物要保護起來更為困難,比如長江中下游裡生活的白鱀豚、江豚,要保護它們比保護陸地動物要難很多,要能對它們實施有效保護,必須要減少人類在長江流域的活動,而這將影響無數人的生計,也將嚴重影響經濟生產等活動。另外,像禾花雀這樣的遷徙鳥類,平時少人關注,不像大熊貓、東北虎那樣有名,它們種群數量的減少甚至滅絕,甚至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是在人類明目張膽地圍獵中進行。

  對此,不能只關注那些“珍稀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對於這些平時少人關注的瀕危物種,也要加大保護力度,這恰恰才能體現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并不是保護幾種“珍稀瀕危物種”就可以了,而是應該對地球上的所有物種都實施有效保護。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在生態鏈上都有其作用與意義,每一個物種的減少或滅絕,都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引發蝴蝶效應,而讓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虧一簣,繼而可能敲響地球及人類自己的喪鐘。

  每一個物種在人類貪婪而永無止境對資源的攫取下,都可能變成“瀕危狀態”。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日前預測地球空間即將用盡,稱百年內人類必須離開地球。不能完全將此類預言當成危言聳聽。人類更應該對此引起高度重視,要讓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也要保護好生物多樣性,更要看到人類的活動仍然在對自然資源、物種造成持續的破壞與傷害。所以,需要阻遏人類永無止境的貪欲,還需要繼續給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力度加碼,不能滿足於目前的狀態,要看到保護工作的不足。一句話: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就不僅要保護好大熊貓,也要保護好禾花雀。(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戴先任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