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能讓販賣同情心繼續營銷下去
http://www.CRNTT.com   2018-12-25 14:27:00


  12月22日據貴州媒體報道,仁懷市委宣傳部對外通報,網上傳播的“替父代言賣酒”推文系虛假廣告,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醉臣酒業有限公司被仁懷市市場監管局認定已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加重處罰,罰款45000元。

  又是一次販賣同情心的營銷。

  近年來通過網絡平台傳播起來的販賣同情心的營銷一再受到輿論的指責。從被各類商家濫用肖像惡意營銷的“滯銷爺爺”,到在衆籌平台編造謊言騙取捐款……騙子們正在瘋狂地消費著本就漸行漸遠、社會上已經非常稀缺的同情心。由此導致的一個惡果就是,我們被潛移默化的改變了看待事情的眼光,逐漸模糊了的善良底綫:“反正我不信了”。今年10月,寧夏39歲的田海成不幸遭遇車禍癱瘓,妻子帶著兒子出走,6歲的女兒在直播平台上陸續發布自己照顧父親的視頻,并進行直播,由此獲得一些打賞收入來維持家用。但真實的狀況引起了部分網友對於其“販賣同情心”的質疑。

  老百姓有句俗話,叫先幫急後幫窮。不管哪個人即使再有能力、條件再好,都不可能不會遇到無助的時候,這時候就特別需要周圍的人特別是社會上的好心人臨時幫一把,扶一把,用最快的速度邁過那道坎兒,這也體現了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但是,當同情被改造成一項產業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同情心不够用了,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不同的“產品”了,而各家變著法兒比誰表演得更新鮮,更“敬業”,我們又發現我們的同情心變得疲勞了。於是,面對本該急需受到幫助的人,我們卻表現出了譏諷與冷漠,而對騙取我們同情心的人,我們反而“買一贈一”,最後成了要尋求幫助先要成為“戲精”,這是怎樣的尷尬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