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說謊的加藤嘉一:投機主義者的失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2 14:40:17  


 
  有差不多一兩年的時間,人們常常可以在張悅主持的《看天下》時政版塊中看到附著一張清新照片的加藤嘉一專欄,這在一眾專欄作者裡,算是不錯的待遇,這個長相平常的日本年輕人每次都在談一些中國的小問題,文筆談不上優美,偶有語病需要修改,但觀點鮮明,流暢易讀,僅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他的中文水平顯然不錯,當然媒體看重的更是他日本人的視角,張悅說“雜誌和作者是相互成就的”。

  之後,加藤有了更多的施展舞台,他給FT中文網寫一個叫《第三眼》的專欄,這給他帶來更大的名氣,當時他寫了一個脫北者的文章,影響很大,“他親自去當地調查,而且是這樣一個邊緣的敏感的領域,這是很多人,包括中國人在內都做不到的”。

  加藤的文章也有他的取巧之處,不少專欄撓到中日兩國社會對比的癢處,張悅形象地將之定性為“升級的地域帖”。網絡時代的人民都知道,要引起話題任何時候只要談到地域,都會引起大的爭論,“加藤將這個升級成了日本與中國的地域不同,那當然會引發爭議”。那時幾乎每天雜誌社的郵箱都能收到不少有關加藤專欄爭議的讀者郵件,對於編雜誌的張悅來說,他覺得很高興,“有爭議是好事,說明專欄有人看,有影響。”至於說能不能說是《看天下》帶紅了加藤呢?張悅不完全同意,因為之後也有韓國和日本的專欄作家加入,但都沒有加藤這樣火,這說明“加藤的觀點是有價值的,加藤的存在也是有價值的,包括到現在也是有價值的”。他堅定地說。

  關於加藤那異於常人的強烈的進取心,張悅的分析也頗為獨到,他覺得這與他的出身有關。加藤出生在伊豆,從小就在社會底層長大,日本同中國不一樣,中國有官二代富二代,但總共也就幾十年的歷史,但日本近一百年來,階層都相對固定,特別是日本政界等級相當森嚴,像加藤這樣有政治抱負的底層年輕人想要在日本出人頭地,特別是政界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他就聰明地採取了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他跑到中國來,甚至跑到美國去,如果他能在中國和美國博出位,獲得一定的影響力,那他也就有了回日本在政界發展的資本。

  加藤走紅後,常常會在跟人的交往中提到日本首相,比如野田來了,接見了他,又或者被請去當翻譯,或者中國的哪位高官私下徵求過他的意見,或者某官員請他去廣州中山大學一座小洋樓寫作……“我觀察他說話會覺得有誇張的成分,但據我所知,這些未必都是假的,但顯然對於中國觀察者這種身份得到高官們的青睞,他是非常看重的,因為畢竟如果在日本,他是不可能有機會接觸到日本首相的。”張悅對時代周報記者說,自己和加藤的交往更多是純工作上的往來,因為“大家都太忙了,他住在海淀,我們雜誌社在東北角,是說約過喝酒,但是都沒能成行”。(時間:11月10日 來源:時代周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