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蘋果“傲慢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0 12:35:18  


 
  這樣的聲明未能“滅火”。《人民日報》時評文章稱,這樣的聲明屬於“自我表揚、回避採訪和回避問題”。

蘋果公關“最悠閑”

  在這一事件中,一些消費者對蘋果感到失望甚至不滿。

  在諸多涉足消費品領域的大公司中,蘋果公司的作風常常顯得較為不同——在中國,蘋果很少與媒體溝通、幾乎不公開發布公司的信息。

  因此,“低調”或“傲慢”是中國媒體對蘋果公司最多的評價。這一評價最有力的體現是,直到喬布斯逝世,庫克接任蘋果CEO後,蘋果才終結“高管從不訪問中國”的歷史。

  知名網絡評論者keso曾評論稱,蘋果可能是對消費者和新聞媒體態度最惡劣的公司之一。

  此前,蘋果中國的公關部門被國內媒體評為“最悠閑的公關”,因為他們不會向其他公司那樣,為所謂的負面報道四處“滅火”,也不需要費心策劃公關事件,吸引媒體注意。有從業者評價說,蘋果公關要做的事情就是“存在”,讓媒體能找到他們,耐心等待媒體拋出一堆問題後,微笑著說,“親,這個事情我們不做評論。”

  即使蘋果在中國的業務遭受全球媒體指責的時候,他們的公關策略也從未改變。

  從2010年蘋果在華最大供應商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到代工廠員工患“怪病”,到2011年“毒蘋果”事件,再到2012年“血汗工廠”事件,蘋果一直與媒體保持著足夠的“距離”。

  實際上,國外媒體及消費者也常常指責蘋果“傲慢”。去年10月,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接受採訪時表示,蘋果已經變得傲慢。

“傲慢”程度下降

  或因來自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蘋果今年年初首次釋放出了改變的信號。

  雖然仍被指傲慢,但蘋果的態度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隨著中國區業績的極速攀升,以及新任CEO庫克的頻頻訪華,蘋果今年年初首次釋放出了改變的信號:“今後我們跟媒體進行更多主動的溝通。”蘋果中國公司相關人員年初時對新京報表示。

  不僅在中國,在主要市場,蘋果都開始重視公關部門。蘋果希望通過這一部門的調整,將公司內部的信息更好地向外界傳達。此前,iOS 6.1發布時,蘋果自2010年後首次在官網上公布了相關的媒體消息。

  對於蘋果公關態度的轉變,媒體認為這是由於競爭對手對蘋果施加的壓力太大所致。

  金融調查機構湯森金融的最新調查顯示,蘋果2013財年第二季度利潤或出現10年來首次同比下滑。

  對於“回應遭指責”,昨日蘋果中國公司公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也沒有想到其官方回應會被“誤解”,“我們的回應是以跟消費者說話的口吻寫的,都是針對央視質疑的基本回應,但沒想到被誤解的這麼嚴重。”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每天中午都要跟美國總部召開電話會議,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公司公關部得以和蘋果在華其他部門進行緊密溝通,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換做以前我們可能都不會出聲明,我們也在努力改變。”他說。

  該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蘋果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在中國市場獲得這麼大的成功,任何一個企業在迅速增長的時候,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我們在一些地方確實需要改進,經銷商的管理也需要加強。但我們最根本的原則是,不會傷害到消費者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