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守規則的勇氣更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9 14:41:45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1年12月以來,江蘇贛榆縣柘汪鎮響石村的500多戶失地農戶,再也沒有拿到國家的糧食直補。該村的2000多畝土地早在2007年前就被征用,但當地政府沒有一次性將徵地補償款和安置費發放到失地農民手中,而是採取每年每畝1000元的形式發放給村民。

  按江蘇贛榆縣柘汪鎮鎮政府的說法,違規操作是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不受損,不讓他們“坐吃山空”,鎮長還理直氣壯地強調:“像我這樣的共產黨員,為的是大家的利益,有時需要有勇氣去違反點規定。”

  這位基層幹部確實很有個性,但個性不能凌駕於黨性之上。一個基層幹部在具體工作中,不相信法規、上級和群眾,那不叫自信而是自負。幾乎誰都明白: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拋棄自己的衣食來源。贛榆縣地處蘇北,經濟發展也出現了城鎮化的態勢;柘汪鎮又臨海,農民們還可以靠海吃海,通過多種經營來獲得其他收入。但這都不是和失地農戶爭奪根本利益的理由。

  一次性獲得補償款和安置費的農戶,真的會“坐吃山空”嗎?筆者參與過多個地方城鎮化的規劃研究,也跟蹤過失地農民、失水漁民、失牧牧民等群體的補償收入安排情況,總體上感到,變更生產資料為補償性收入的農民、漁民和牧民,在家庭支出和理財方面基本上是十分謹慎甚至是具有保守色彩的。如他們往往會選擇銀行的長期定期存款,以獲取最可靠的利息。另一方面,由於發展條件和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開始注重學習、注重信息、注重政策;很多群眾也因此找到了新的致富門路。

  補償性收入迅速消失的情況,當然也是存在的。筆者曾接觸的某市郊區就有一戶人家獲得了90萬元失地補償款;全家衝動盲目選擇投資,一年不到幾乎全部虧空。該戶戶主去當地政府申請救濟,再加上親友的接濟才渡過難關。還有就是“高息攬儲”、“集資炒煤”等非法行為發生,讓人上當受騙而血本無歸。但這些情況的比例是很低的,不能代表補償款“坐吃山空”的必然性。所以,認定或假設這種必然性,要麼是低估群眾的智慧,要麼是輕視群眾的品質。

  而從披露的情況來看,按照規定,徵地補償款的發放,必須把不低於70%的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一次性發放到承包人手上;或者採取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將補償款存入縣人保局的賬號上,村民按月領取養老金。筆者認為這樣的規定完全合情合理,確保了失地農民的根本利益和生活需求。柘汪鎮響石村的500多戶人家,共涉及被占土地2400多畝;其土地補償費按每畝地1.2萬元、安置費每個人1.1萬元發放,累計2400畝土地的補償費超過2800萬元,加上500多戶人家的安置費,總補償金額近5000萬元。但這筆錢的絕大部分沒有存入縣人社局作為專款,而是納入了柘汪鎮的財政收入之中,由財政統一支出。顯然,與民爭利的事實十分清楚。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黨員還是基層幹部,首先要有“守規則的勇氣”;規則有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也要修改或補充之後才加以實施。解放思想是需要勇氣的,但絕對不等於個人胡思亂想、擅自替民作主、隨意拋棄規則。(時間:4月9日 來源:新聞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