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跪求”紅會給公眾一本“明白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7 10:09:57  


  沈陽百歲老人關英漢日前捐贈10萬元存款給紅十字會,引發網絡熱議。有網友指出,未能在網上查詢出老人捐款信息。沈陽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宿魯表示:“我國還沒有任何大型慈善組織可以做到每筆捐款全程公開。” 

  面對四川雅安發生的重大地震災情,中華兒女當應一如既往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援助精神,從而通過愛心與善舉,來幫助災區同胞共克時艱、共度難關。當然,作為公益慈善機構來說,當應不折不扣地搭建好傳遞愛心與善舉的平台,從而確保公眾的每一筆愛心款項都能夠陽光透明運行,唯有如此,才是對公眾行善熱情的最好呵護。

  然而,讓公眾深感遺憾的是,這些年來,慈善機構始終欠公眾一本“明白賬”。不僅如此,更讓人寒心的是,公益慈善機構屢屢曝出醜聞,這其中,既有公眾的愛心款項被用於奢華消費事件,也有救援物資長時間遭閑置,更有在全社會引發巨大轟動效應的“郭美美事件”等。試想,當公眾捐出的愛心款項可能流入少數人腰包,甚至被管理者用於幹一些違法亂紀勾當,怎能讓愛心不受挫呢?

  打個比方,按理說,尊老愛幼、見義勇為等乃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公眾場合亟待扶助的老人,公眾當應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可是,當公眾的一片好心不僅未能換來一句謝謝,甚至反遭被救助者的訛詐時,大家的行善熱情必然會大大降低。事實上,這些年來,公眾關於公益慈善信息陽光透明運行的呼聲一直很高,但時至今日,中國紅十字會的賬目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其實,早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就將中國紅十字會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天價飯局”等事件的發生,更讓這個慈善機構遭遇公信力滑鐵盧,繼而讓擁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機構陷入公眾不信任漩渦。如今,中國紅十字會面對自身的尷尬處境,真的需要“知恥而後勇”,唯有如此,才能夠逐漸重建自身的社會公信力,才能夠不折不扣地呵護好公眾的愛心與善舉。

  在雅安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中國紅十字會就在其微博發布賑災信息,但微博網友並不買賬,內容為“滾”的回覆占據屏幕。面對“滾”占屏幕這樣的尷尬,中國紅十字會既要因此而感到羞愧,更需反思自身工作中的疏漏。按理說,公益慈善管理機構應當腳踏實地、認真負責地當好愛心與善舉的“傳遞者”,從而把公眾的愛心款物捐贈給需要幫扶的人們。

  無論如何,作為公益慈善管理機構來說,當應不折不扣地傳遞好愛心的“接力棒”,真正把公眾的愛心款項用到需要救助的地方,真正為那些需要幫扶的人們送上雪中送炭般的關懷。可是,當公眾的愛心款項無法真正實現陽光透明運行,在其背後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黑幕,而這也必然會讓公眾的行善熱情降低……(時間:5月7日 來源:東方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