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無車日”為何成了雞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5 13:24:13


  到單位上班,看到大廳顯示屏寫著:9月22日是 “世界無車日”,呼籲當天綠色出行。如果不是看到這個提示,都已經忘了。到辦公室上網搜索一下,發現繼續實行無車日的城市和組織並不少。比如,媒體報道稱,9月21日,京津冀三地騎友聯動,發起“京津冀攜手,共創健康城市,倡導低碳出行”的活動。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筆者一樣,如果不是看到單位的提示,都已經忘了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回想無車日剛剛引入之時,可謂舉國關注,群情激昂。然而當前的“城市病 ”並沒有明顯改善的跡象,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無車日卻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甚至在不少人心中成了“雞肋”。

  這樣的淡忘有些不可原諒。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整個社會的環境自覺,並沒有嘴上說的那麼重視。在環境問題上,存在著特別嚴重的“公地悲劇”。無論是在私下還是公共場合,談起環境問題,沒有誰不重視;談起霧霾肆虐,沒有誰不深惡痛絕。而且人們都對社會提出期望,都對別人提出要求。可一旦涉及自己就“高抬貴手”,一旦需要自己付出也就裝聾作啞。

  但是,這僅僅是公眾環境自覺的問題嗎?即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此,還應該追問的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推動社會向好向善?而這,顯然涉及到無車日的組織以及支持配合問題。與在其他國家僅僅是民間活動不同,在我們國家,“世界無車日”有著深深的官方痕跡。對於重要的問題,由政府出面推動倒也無可厚非,怕只怕活動的目的也就在此,組織活動只是為了搏取“眼球效應”。

  事實上,自從無車日活動引進到中國來,就始終伴隨著爭議。其中重要一點,就是被人詬病的運動式、一陣風。無車日的真正意義,是增進政府和民間兩個層面的環境共識,推動環境治理更加深入人心,實現環境保護更加富有成效。換句話說,無車日只是一個點,更重要的還是在平時。生存環境的改善,空氣質量的提升,顯然不僅要靠這一天,也不僅僅關乎汽車。如果沒有一系列扎實有效措施的支撐,無車日再轟轟烈烈,也難掩煢煢孑立的尷尬。就此來看,“世界無車日”逐漸式微,乃至被人淡忘,與整個社會對於無車日的支持和配合不夠有密切聯繫。

  很想悄悄地問一聲,如果沒有提醒,接不到通知,到底有多少人記得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或許只有等到第二天看到報紙,知道當天城市又舉辦了一些活動,這才知道吧。或許有人會說,有總比沒有好,但能夠讓其更好,又為什麼不努力去做呢?(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作者:毛建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