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會再為賣血“躺槍”能否促進用血公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6 12:26:53


  檢索新聞不難發現,紅十字會“賣血獲利”的傳言早已有之,紅十字會方面此前也有過相關回應。此番傳言再起,紅十字會方面只能再次“普及常識”。

  然而紅十字會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是,其一,因為缺乏必要的事實例證、數據支撐等,即便是有此番回應,可能仍有部分公眾慣性質疑。其二,在用血流向信息並未做到公開的情況下,類似的流言歷經網絡傳播,下一次再被“瘋狂轉發”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紅十字會很可能再次“躺槍”。

  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何在?一方面,恐怕更多還是因為公眾的慣性不信任。比如根據《2014年度中國慈善透明報告》,2014年度紅會系統的透明指數得分僅為35.66分,而其2013年得分為37.72分。慣性不信任擴大化,紅十字會難免慣性“躺槍”。

  另一方面,此番流言再起,在紅會系統信息公開乏力之外,用血信息的封閉而非公開,亦是主因。《中國青年報》曾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8%的被調查者表示不願意獻血是因為制度不透明,擔心獻血被牟利。而諸如獻血利益得不到保障、“無償獻血、有償用血”頻被追問、“全國臨床過半不合理用血,血頭救場成公開秘密”等,更加劇了公眾的慣性不信任。而在獻血積極性層面,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獻血率只有8.7 ,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 (丹麥最高為67 ),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0 也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紅十字會再為賣血“躺槍”,一方面為紅會系統本身信息公開提了一個醒,另一方面,當問題再被提及、“血荒”頻頻出現,制度支撐下的用血信息公開,何時能夠照進現實?而對此問題,有地方血站站長曾表示,公開用血流向問題涉及到獻血者保密的問題。“掛上網是一種不尊重人的隱私的做法。”但有醫務人員反駁稱,“無論是捐獻者還是受捐助者,都可以通過知情協議書的形式決定是否公開姓名等信息,如果不公開,可用屏蔽、編號等多種形式解決。我們需要一個公開透明接受監督的機制。”

  凡此種種均表明,力促用血信息公開,辦法總比問題多。當然,廣義的用血信息公開,除了用血流向信息公開之外,從血液中心負責到衛生行政部門監管的職能劃分,到血液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等過程費用,都應做到“應公開盡公開”。有了健全的機制支撐,有了全面的信息公開,紅十字會自不必屢屢“躺槍”不說,公眾熱心獻血、患者方便用血的良性機制亦能就此形成。(來源:新快報 作者:李記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