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食品專家”涉敲詐折射什麼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3 16:13:03


自稱“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金獅實名認證微博,在6月9日還有更新,但該賬號據稱由他人代為維護。
  《新京報》載:自詡為“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金獅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藥案件情況,提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戳中食品安全的軟肋

  斯涵涵(職員):如今的百姓是“談食色變”。“食品專家”的淩空出世,將“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大旗舞得呼呼作響,老百姓自然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食品專家”戳中食品安全的軟肋。中國內地沒有主管食品包裝的部門,也缺乏相關的系統的行業標准,加之人口衆多、食品生產、來源龐雜,監管乏力、公衆認知不足等導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毋庸諱言,食品行業的亂象紛呈、監管的疏漏和空白,都給了“食品專家”敲詐勒索的良好舞台。

  因此,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強化行業協會管理、細化立法管理,落實法律法規,嚴厲打擊敲詐勒索的“食品專家”、“野雞協會”,保證公衆舌尖上的安全是當務之急。否則,這一個“食品專家”倒下了,下一個“董金獅”和“野雞協會”依然會伺機而動。

  暴露食品監管漏洞

  王軍榮(教師):其實,董金獅早就露出蛛絲馬跡。2012年8月8日,董金獅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食品包裝產品質量情況調查”報告,稱對方便面桶、奶茶杯、一次性紙杯、紙碗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雙層紙制品外層紙的熒光性物質含量超標。而事實證明,這個報告結論是錯誤的,也被人質疑,并提請政府盡快妥善解決。如果當時監管部門能够及時介入,恐怕情況又不一樣。

  冒牌專家組建假協會招搖撞騙并不奇怪。不正常的是,對於這麼一個“野雞協會”,對於這麼一個冒牌專家,為何就不能“發現”得早一點?這充分暴露出食品監管的漏洞。

  關鍵在食品本身或存在問題

  何勇(職員):道理不難理解,“食品專家”敢於冒著法律風險,敲詐勒索商家,除了他本人膽大妄為之外,最關鍵的是食品生產、銷售企業本身存在問題,生產和銷售的食品不是有違法違規地方,就是有安全問題,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危及消費者的健康權益,被“食品專家”抓住了小辮子,給“食品專家”提供了敲詐機會。換句話說,如果食品企業沒有問題,“食品專家”也就沒有敲詐勒索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說,“食品專家”敲詐勒索,實質上是以私了的方式解決本該的公開打假,是另一種形式的收錢删帖行為,這種敲詐勒索滿足了一些不想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的食品企業的解決問題渠道的需要。

  進一步說,“食品專家”敲詐勒索成功,其實意味著有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企業,成功地公關了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食品專家”,也意味著危及大衆健康安全的食品問題被掩蓋而繼續存在。(來源:信息時報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