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走向“無現金”,需要循序漸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4 23:30:41


 
  其三,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也願意選擇網絡支付作為結算首選。隨著企業經濟交往範圍擴大,靠過去傳統使用現金結算支付的方式已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經濟活動多樣化需求;且現金結算既帶來較大成本,也帶來安全隱患,因而未來商業活動的支付應該主要靠無現金支付來完成。

  相比較傳統的支付方式,無現金社會能凸現出較大經濟優越性。電子支付減少了交易成本,人們不用再到銀行排隊存取款,節約了時間,非現金交易還可減少政府各方面的運行交易成本;同時,也可避免制造紙幣和紙幣損壞的物資浪費。與現金相關的暴力犯罪也會降低,并能減少收受假鈔帶來的經濟損失。

  同時,因“無現金支付”的所有交易都會留下記錄,這有利於防止企業逃稅,打擊洗錢、黑幕交易等。央行還可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提高國民經濟核算的數據質量及經濟運行的預測能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貨幣的數字化,還可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無現金社會也有助於我國進一步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走向“無現金社會”要先正視現實

  不過,雖然我國已具備一定條件,但距離真正無現金社會還有遙遠的路要走。

  首先,中國人口衆多,文化水平不均衡,農村廣大地區除了新型農民之外,還有相當人口比例的農村中老年人對互聯網數字貨幣支付不熟悉。據民政部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超過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無現金”恐怕意味著更多的生活困擾而非便利。加上廣大農村中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有大量農副產品要到集貿市場交換,如果離開了現金會更加不便,并增加農民結算支付成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