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無危”到“極危” 誰來為貪欲與暴利買單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09:22


 
  法制時代,要想讓禾花雀之類的候鳥不再淪為盤中餐,必須運用法律利劍斬斷利益鏈。2016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第24條明確禁止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野生動物,第32條還規定了禁止網絡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務。有法可依之後,能否做到有法必依,卻依然任重而道遠。尤其是“圍網捕鳥”之類規模化、專業化的職業捕殺行為,更應該嚴懲不貸。

  依法嚴懲之外,亦需幫助人們認清人欲饕餮之害。人們常說,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的生衍死滅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作為生長於文明社會的現代人,又怎可悖逆上天好生之德,為了一己饕餮之欲,狠心殺戮無辜生靈呢?不管有沒有列入保護名單,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物種,哪怕是再渺小也有生存的權利,人類豈能因為自己的饕餮之欲將其趕盡殺絕?1只禾花雀1年覓食的害蟲數量等於5個農民1年滅蟲數量的總和,如果真的滅絕了,恐怕會危及整個生態鏈。這樣的教訓,難道還少嗎?

  末了,想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意味深長的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來源:北京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