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頭騰”大戰,互聯網江湖的權力與游戲
http://www.CRNTT.com   2018-06-07 16:55:36


 
  用戶想要尋求更多的自主權,但那些巨頭當然想獨占某個領域。今日頭條與騰訊的衝突,說到底也是一種行業話語權的爭奪,所謂挽回名譽、賠款的訴求,最終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巨頭地位更加穩固,更具備排他性的行業影響力。從產品的角度來講,就是讓用戶上癮。只不過沉迷二字聽起來不太政治正確,互聯網公司往往會將它轉化為日活、留存之類的話術。

  在Facebook信息洩露風波中,美國政府為了規範大公司的“權力”,安排議員們對扎克伯格進行輪番審問,而Facebook也面臨著天價的賠償。這種大陣仗是因為,巨頭手中的權力隨時可能走向失控,被當做操縱民衆心理的武器。

  這樣來看,騰訊與今日頭條的戰爭,更重要的不是當下正在發生的,而是未來,這場仗打完之後巨頭們如何收拾衝突導致用戶流失的殘局,以及流量版圖固定之後,為了防範新的注意力爭奪者出現,二者在產品和用戶層面,是否會進一步收緊“權力”,建立流量防綫。達不到3Q大戰式的激進程度,意味著我們更需要警惕,基於產品依賴被“溫和地收割”。

  對於二者來說,這是一場醞釀了很久而且非打不可的戰爭。非打不可一是因為各自領域的用戶增長達到了頂峰,要進一步做大,必須切走走對方的一塊蛋糕;另一方面,戰爭更多還是打給用戶看,是爭奪道義資源,所以騰訊才會索賠1元。道義或者社會責任雖然聽起來虛,但是再功利的互聯網公司,也會將情懷、用戶價值或者社會責任這種好看的字眼放在嘴邊。

  只是巨頭談社會責任時,經常會選擇性地挪用。所以,居於話題中心的,永遠是公關互懟以及用戶站隊,至於自媒體版權、洗稿、防沉迷建設和用戶隱私保護等,依舊是懸空的議題。(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特約評論員:餘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