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約護士”上門,難在哪兒?
http://www.CRNTT.com   2019-03-01 22:17:39


 
求解養老題 調動積極性

  在老齡化凸顯和醫療資源緊張的當下,“互聯網+護理服務”有望迎來大發展的美好時光。而“網約護士”的規範發展,將為應對和求解上述問題探索出一條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焦雅輝指出,目前我國缺少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機構,現有的護理機構不願承接這類老人的護理需求,造成很多失能、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此次“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方案的出台,主要就是聚焦在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的醫療護理需求上。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41億人。到2020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占總人口的17.8%。從養老方式來看,目前中國90%以上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方式,由於子女以及護工并不具備專業護理知識,上門醫護有望成為養老與醫療相結合的有益補充。

  “互聯網+護理服務”也是盤活現有護理資源存量的方法。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注册護士總數超過380萬人,其中在基層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接近80萬人;醫護比例達到1∶1.1,扭轉了醫護比倒置的局面。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護士資源仍舊短缺,護士收入也偏低,人才流失情況較為嚴重。

  焦雅輝表示,面對龐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需求,我國現有的專業護士的團隊還有很大不足。除了繼續增加護士隊伍培養和人才供給外,希望借由“互聯網+”調動護理團隊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其作用。(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劉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