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拿什麼防治“武瘋子”傷人
http://www.CRNTT.com   2019-11-13 17:56:17


 
  問1:網絡一度傳言孩童被精神病人用扳手和起子毆打半個小時,而圍觀近百人無人上前制止,這是真的嗎?人怎麼可以這樣冷血?

  答:傳言不實。警方通報稱,根據小區監控視頻顯示,男童被打時并無其他人員在現場,約3分鐘後,陸續有群衆經過并報警。當然,事發突然,群衆一度不知所措,也是有的,但與冷血或所謂的國民劣根性真的沒多少關系。見義勇為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對方帶有凶器,第一個趕來制服精神病人的是其父親,如果是旁人,這個身高178cm、體重102kg的處於發病狀態的精神病人能否被輕易制服,是個未知數。更重要的是,與其說圍觀者冷血,不如說是個典型的社會心理學悲劇。心理學實驗發現,在場的旁觀者越多,個體介入緊急情況采取救援行動的幾率就越小;反之,在場旁觀者越少,個體願意提供幫助的幾率就越大。社會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旁觀者效應”。

  “吉諾維西”是美國一個很轟動的治安事件。1964年,一位叫凱瑟琳•吉諾維西的女子下班回家的途中,在紐約皇後區一條街道上被殺害。她不是突然遇害,相反死亡過程極其漫長、喧鬧,當然也有殘忍。在長達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內,攻擊者在馬路上追逐、襲擊了她數次,整個過程中她一直在尖叫、呼救,聲音吵鬧。事後警方調查,發現目擊證人有38人之多——38個鄰居從自家窗戶裡目睹了凶殺的整個過程,卻沒有一個人打電話報警。甚至某個鄰居進屋開燈時,還驚嚇到了凶手,暴行一度被打斷。但就是沒有人打電話報警,直到女子被活活打死。相比起來,長沙事件還有人報警了。

  “旁觀者從衆”的社會心理學現象,簡單說就是:當旁觀者意識到還有很多和自己一樣的潛在旁觀者時,每個旁觀者主觀潛意識裡感受到的責任感都下降了。大家會不自覺去“分擔”和“評估”這種責任感,要麼覺得會有別人對此事出手,要麼會認為既然還沒有人出手,那也許說明此事另有原因,和我所看到的、所理解的不一樣。總之,當現場有“公衆”存在時,每個人潛意識裡會把“公衆”抽象出一個“權威”,而自己只用跟隨。

  得到和證明這個現象,心理學家做了很多行為學實驗,大概的邏輯是對比存在不同潛在旁觀者數量時,遇難者獲得救援的可能性和時效性,結論都顯示:當旁觀者數量增加時,甚至只是從一兩人增加到七八人,都會使旁觀者出手施救的可能性極大降低,往往出現數倍的降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