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剛摘帽就建88米雕塑”,是否有點“飄”?
http://www.CRNTT.com   2020-10-26 13:38:06


  “貧困縣”、“8600萬”、“雕塑”幾個關鍵詞結合在一起,引發了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當地政府斥巨資打造仰阿莎雕塑時還是國家級貧困縣,2020年3月才退出貧困縣序列,如果將資金用於脫貧,該縣脫貧時間或許會更早,這是在搞“形象工程”,不如將資金用於扶貧。當然也有支持和鼓勵的聲音,認為這既能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又能宣傳民族文化,還有很高的審美趣味觀賞性,值得點贊。

  大家之所以提出質疑,或許緣於近年來類似“貧困縣搞形象工程”“政府修建豪華辦公樓”之類的新聞層出不窮。貧窮不可怕,奢華也未必可恥。但在貧困的情況下盲目追求奢華,犧牲群衆利益,就變得面目可憎。

  誠然,剛脫貧就建造巨型雕塑確實需要慎之又慎。應分清主次,慎用資金。貧困縣重點在扶貧,每一分都很寶貴,都需要花在刀刃上。陝西鎮安縣2019年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的情況下,花費7.1億建中學;貴州獨山縣建了一座地標級建築“天下第一水司樓”,預計成本2億,結果長期爛尾。巨額資金打水漂讓人可惜,如果拿著這些錢去建設基礎設施,去發展教育,或許早就有了可喜的成效。

  須嚴禁以傳承文化、發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義盲目建設脫離實際、脫離群衆的“形象工程”。今年9月29日,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強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加強雕塑的管控、管理和審查。可見,這種只重面子、不重“裡子”的作風早就該踩急刹車了。

  後續可持續性發展等也需要謹慎考慮。若是僅僅拿著“吉尼斯紀錄”的牌子,盲目建設,而內部是個空殼子,將無法保持長久的吸引度和競爭力。事實上,雕塑可供人觀賞,但若只有雕塑,沒有做好周邊地區完整的規劃,就不宜草率斥巨資投入建設。劍河縣在實現減貧摘帽後,奮力推動全域旅游。建立地標類雕塑、打造品牌樹立文化標志似也未嘗不可。只是作為貧困地區,在各方面經濟基礎不够牢固的情況下,須得量力而行。即使沒有動用國家扶貧基金,也須把錢花在刀刃上。如果只顧形象不做實事,那就應該接受社會的質疑和批判。“戴帽炫富”不是真的富,“面子工程”不是真的有尊嚴。發展文化產業時,必須注重求真務實,切實造福於民。(來源:河北新聞網 作者:肖梨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