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手機不能進校園”:一紙禁令難解根本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1-02-02 18:08:31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這個《通知》的推出馬上在網上引起了一番熱議,因為這個看似并不新鮮的要求,多年來一直處於模糊執行的狀態當中。之所以會有不少的爭議,確實也因為類似要求有著不少的含混性,需要有更多的厘清,才可能形成更多的共識,達到真正既利用當代技術,又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按照通知的要旨,是“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當前,手機在成年人的生活中確實是工作、社交、消費和游戲的用具,讓人們有著無法離開的依賴性。那麼給與孩子使用的手機,是安裝書籍還是裝游戲,安裝圍棋還是麻將,要不要裝聊天軟件,監護人是有決定權的。相應地,許多手機也有類似的控制功能。如果簡單地把手機當做玩具而放棄有益功能,那麼要杜絕進校園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乒乓球、小說、橡皮泥進校園,也是可能讓孩子過度沉迷不做作業的。

  按通知要求,要“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其背後的含義或許是擔心:手機操作過於便捷,容易養懶人。學生用手機,可能書寫會退化,答案網上抄;至於老師,看不到學生筆跡,也看不到錯別字,無法把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真實狀態……

  實際上,這些問題可能是疏於管理的結果,而不應一味怪手機。如果教育體系能強化手寫作業、強化老師親手批改、強化面對面授課的剛性要求,那麼在堅守優良教學傳統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和手機,只會是如虎添翼的。

  通知也提到為了“保護學生視力”,這也是看到了手機使用帶來的全社會的“低頭族”現象。實際上,保護學生視力,根本之道不在於看多少屏幕,而在於真正減輕學生的身心壓力,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從事體育鍛煉活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