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暗采人臉照,小鵬汽車該罰
http://www.CRNTT.com   2021-12-20 18:10:57


  小鵬汽車近日因擅自采集43萬多張人臉照,被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此事一度衝上微博熱搜。

  相關處罰決定書顯示,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旗下7家門店,安裝了22台從第三方公司購買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設備,開通了8個系統賬號。今年1月至6月,相關設備共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萬多張。這期間,小鵬汽車方面未經消費者同意,也未明示告知消費者收集人臉信息的使用目的。對此,小鵬汽車回應稱,完全服從處罰,已拆除門店內的人臉識別攝像設備,上傳的人臉照片已經由相關公司删除,也不存在洩露或違法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

  但這樣的話語依然難消人們的憤懣。尤其是,小鵬汽車還表示系誤用了設備,這一“誤用”論似曾相識。不久前,江蘇南京一家小鵬門店因涉嫌陰陽合同、騙補等行為遭消費者投訴。當時小鵬汽車也稱,門店銷售員的操作存在失誤。看來,對於“失誤”“誤用”的遣詞造句,小鵬汽車早已“駕輕就熟”。但這只能引發輿論進行反向思考,要是一家車企總是“失誤”“誤用”,那麼,其管理水平或守法意識必定存在硬傷。

  這并不是車企第一次出這樣的么蛾子了。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人臉識別”產業鏈。其中,正通旗下100多家店全部安裝了該品牌的人臉識別系統,顧客只要去過任意一家,人臉信息就會被正通全然掌握。這類事件說明,“人臉識別”的濫用,在汽車行業并非個例。

  消費者自個兒的臉還不能由自己做主了?根據《個人信息安全規範》《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規定,未經信息主體同意,不得收集包含人臉信息在內的個人信息,違者將予以相應處罰。這是對消費者人臉信息權利的明確保護。對違法違規采集人臉信息的行為,予以嚴肅處理(包括頂格處罰),同時舉一反三,進行相應排查,一一處置,這是遏制亂象、提升震懾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但處罰不是目的。車企這麼接二連三地“冒天下之大不韙”,其利益衝動當引起公衆特別警覺,并妥善應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