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公股輸掉的何只是開發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8 09:29:12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一如預期,公股在開發金控的董監改選中敗北,在陳水扁高調宣示重啟二次金改之後,各方就已嗅到金權行將藉此重聚的氣氛,並將開發金改組結果視為風向指標;出乎意料的是,公股竟是輸得這麼悲慘,不只是一敗塗地,更擺出“只能接受”的無所謂態度,令人完全無法認同。開發金一役猶如推倒金融監理及公股管理威信的第一張骨牌,對台灣金融體系影響深遠,不能任其輕易倒下。 

  從開發金改選結果,不難看出勝選的中信辜家在經營權爭奪上用心之深,相對凸顯公股的無能。根據結果,在十二席董事、三席獨立董事中,辜家掌握八席董事、二席獨董,合計占有董事會三分之二席次,並拿下第一高票,還推舉了公股法人代表林誠一出任董事長。形式上,似乎維持“公股董事長、民股總經理”的共治現況;事實上,卻是由辜家掐住了取得經營權的三大要件:以第一高票董事,掌握新任董事會召開權;以三分之二的席次優勢,卸除了公股在董事會的否決權;以董事長的任免權,控制董事會的議題主導權。如順其安排,開發金自此全由辜家掌控,公股淪為橡皮圖章。 

  社論指出,在這場戰役中,公股以其有限的預算資源、專業人力及相對受限的行為規範,本來也就沒有與辜家拚個你死我活的打算;但以雙方持股水準而言,公股要爭得超過三分之一的制衡性席次,絕非難事,結果卻是不然。然而,公股會被辜家打得灰頭士臉,除了公股自身要檢討缺失,最關鍵的是在於政府監理者金管會的縱容,而這樣的縱容可說是俯拾皆是,政府放水之說也就不脛而走。 

  僅拿去年兆豐金與今年開發金的改選過程做比較,就能顯現金管會截然不同的監理態度。同是公民股相爭,前中信金副董事長辜仲諒揮軍進取兆豐金,因財務操作手法遭到金管會鋪天蓋地嚴查,而牽扯出涉及背信等罪名,不只沒拿下兆豐金,還成了通緝犯,迄今滯留海外;相對的,開發金總經理辜仲←團隊接連被爆出資產交易不清、招待官員、假外資等多個疑弊待查,在這次改選中更遭檢舉違反委託書徵求規範及大股東適格性等,卻未見金管會積極處理,讓辜仲←入主開發金之路順暢無阻。辜氏兄弟判若雲泥的境遇,正說明了裁判的重要性,這是金管會須是獨立機關的基礎,但金管會顯然讓大家失望了。 

  這正是開發金改選結果的最大後遺症。金管會前後不一的監理態度,形同向金融市場釋放“選擇性執法”的訊號,同樣的違規行為、公司治理缺失,其監理處置可以因人、因地、因時,甚或因政黨色彩、政商關係或金錢關說而異,既能重重舉起,也能輕輕放下。這種“順我者昌”的訊號,亦等同於以行政權及準司法權,誘迫龐大的金融資源須向執政黨靠攏,促進金權的緊密結合,其結果不只是執政黨獲取金援;失去監理獨立性的金融體系,更將因政治腐蝕而喪失競爭力,全民同受其害。 

  同樣的,公股管理機制也在開發金一役後,面臨崩解的危機。開發金是財政部執行公股有原則退場的第一案,結果首戰失利,證明沒有政府監理當靠山的公股,不過是隻無牙的老虎,甚至淪為執政者搭建個人金權平台時送給財團的禮物。此次中信辜家蔑視公股、公股卻是回擊無力的過程,各家金融機構都看在眼裡,日後誰會買公股的帳?一家家有樣學樣,彰化銀行、國票金、第一金等公股金融機構都將賤價落入財團之手,公股輸掉的豈只是開發金啊! 

  綜上所述,開發金一案不能等閒視之,而政府也絕對有能力阻止這張骨牌的倒下;例如立即嚴查委託書徵求過程中的不法傳聞,讓改選公正進行;清查開發金多項公司治理弊端,以釐清其經營團隊的適格性;撤換林誠一的公股法人代表,導正“官皮民骨”的利害衝突。亡羊補牢,猶有可為,更望政府為所當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