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美關係冷或熱 看陳水扁怎麼過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6 10:15:00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中國時報文章指出,由於台灣和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陳水扁“過境”成為最具象徵意義的外交動作,也成為雙邊關係的寒暑計。

  二○○一年五月,幾位台灣駐美外交官在紐約華爾道夫旅館進用大餐。飯前湯、開胃沙拉、主食、餐後甜點等,一樣也不缺。只是面對這些美食,幾位外交官實在很難放鬆心情大快朵頤,因為細細品嘗之餘,更要研究、交換意見,還要詳細筆記。 

  陳水扁即將在紐約過境,屆時有兩場宴客,這幾位外交官負責先行試吃。參加試吃的人回憶,這項試吃還不止一頓,“華爾道夫飯店提供的三種開胃菜、兩種青菜沙拉、三種主菜、三種甜點,全部上桌”。 

  我問道:“怎麼吃得下?”對方笑著回答:“式樣齊全,可是份量不全”。 

  同桌試吃的,還有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局的官員,因為其中一位正好是烹飪高手,早年還受過大廚訓練。尤其扁款宴的賓客以美國人居多,這位安全官從美國人的口味提供建議。 

  由於台美沒有正式外交關係,“過境”成為最具象徵意義的外交動作,也成為雙邊關係的寒暑計。台灣方面比照正式訪問辦理,但美國常常用以褒貶美台關係的手段。 因為比照正式訪問,所以紅地毯不可少。但終究不是正式訪問,所以美國政府不幫忙。不要緊,台灣自己出錢,向婚紗禮服店租用就得了。當然價錢不菲,一次下機,一次上機,加起來幾分鐘,禮服店進帳幾千美元。 

  “計畫趕不上變化”,有一回僑胞餐會上,主持人剛說了“歡迎總統蒞臨”,麥克風就沒聲音了。當時陳水扁與僑胞逐一握手,大半圈走下來,麥克風仍未修好。時任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建議,“繼續走”,麥克風及時修好了。 

  從正式訪問 變成加了油就走

  因為或褒或貶,因此過境地點、停留時間、活動內容等等,往往相去甚遠。可以長至三天兩夜,“過境”變成了“訪問”;也可以短至一小時,加了油就走,不折不扣的純過境。 

  過境地點不同,差異有多大?舉兩個例子。二○○五年九月廿一日清晨六時許,在警車開道下,陳水扁的車隊抵達邁阿密洲際飯店。我拿著傻瓜相機,與僑胞一道站在大廳入口等待。秩序極為良好,因為只有廿、卅人,遠不及扁一行的人數。 二○○一年五月與二○○三年十月,陳水扁在紐約過境,筆者站在華爾道夫門口,第一個感覺是“起碼有一千人”。 到了去年,筆者正準備訂機票採訪過境新聞,熟悉過境事宜的人士說,“不必去了”,因為陳水扁“可能不出機場;就算出機場,也沒有公開活動”。 

  寒暑表的功能在此表露無遺。二○○一年,對台灣友好的布什政府上台,扁的紐約之行,按事前規畫,車隊直接進入旅館停車場,以減少安全顧慮。可是在從甘迺迪機場前往旅館的路上,扁問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如果下車向群眾揮手,是否可行?卜睿哲笑而不語。於是車隊臨時改道,乃有陳水扁在街頭向群眾打招呼的場面。 

  二○○三年,扁開啟了過境時接受媒體採訪的先例,而他不只“走向”歡迎人群,更“走進”人群握手。接下來的“人權獎”頒獎、遊河等等,完全打破了各項採訪禁忌。 

  可是隨著扁衝撞美國底線,美國重新祭出各項採訪禁忌。有一回,扁到達的前一晚,安全人員看到筆者正在拍照,笑說,“今天趕快拍,明天就不能拍了”。第二天,拍還是可以拍,可是美方安全人員劃定的距離,距離旅館大門至少有三、四十公尺。 

  爭取高規格 外交官滿腹委屈 

  到了去年和今年,面對熱情的僑胞,陳水扁只是不斷的說“謝謝”;面對媒體發問,陳水扁仍是不斷的“謝謝”。媒體也很克制,因為很多人都記得,二○○四年在夏威夷時,曾有一位違規的攝影記者被美方安全人員壓倒在地上。 

  駐美人員全力爭取高規格過境待遇,但未必都能如願,甚至有時滿懷委屈。有一回,面對台灣的極力爭取,一位助理國務卿憤而把餐巾摔在桌上。另一回,一位駐美代表與一位副助理國務卿半天相對無言。因為陳水扁的作為,外交官又能奈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